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構成要素是什么
犯罪故意:
刑法第14條第1款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以此規定為依據,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事實。
犯罪故意的構成要素:
包括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兩個方面。
(一)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
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根據刑法第14條的規定,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心理事實要素。認識,即是主體對客觀世界的反應,是主體對客觀認識現象的了解和理解。犯罪故意中的認識因素,就是行為人對其行為及結果的了解和理解。
(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根據刑法第14條的規定,即行為人對所導致的危害結果所具有的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態度。,犯罪意志因素包括希望和放任兩種形式。“希望”,即積極追求,是行為人對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具有積極追求的心理態度?!胺湃巍?,是聽之任之,實行為人并不積極追求危害社會結果的發生,但也不反對和不阻止這種結果的發生,而結果發生與否都符合其主觀意志的心理態度。
(三)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的關系
作為心理事實的組成部分,認識因素表明行為人對其行為及結果的了解和理解,意志因素表明行為人對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而兩者共同存在于犯罪故意當中,相互緊密聯系。認識因素是意志因素存在的前提,意志因素是認識因素的發展,意志因素是犯罪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傊呤欠缸锕室庵杏袡C聯系的組成部分,在認定構成犯罪的故意中缺一不可。
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侯學超律師,畢業于鄭州大學法學院,現為浙江同舟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曾從事多年的企業法務工作,處理了大量的民商事糾紛,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訴訟技巧,能夠針對具體案情做出具體分析并制定相應的策略,努力為每位當事人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自執業以來秉承誠信、謹慎、嚴謹、細致的執業理念,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維護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擅長領域:民商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公司治理與股權糾紛等。 咨詢電話:13780097531(微信同號),來律師事務所面談時,請提前預約。 辦公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高新區江南路666號寧興大廈8樓。
第三方支付實現原理是怎樣的
2020-11-12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農民工工傷賠償主體
2021-01-07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