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于農村土地征用有著明確的規定,規定標明,其賠償原則為先補償后征地,同時新土地法修正案中有明文指出,取消30倍的上限數量,在征地過程中應當要保證合法、公正、公開等原則進行,對被征收的農民予以補償,具體補償詳見下文說明。
根據我國的《土地管理法》中的第47條規定,征地補償分為三大板塊:土地補償費用,安置補助費以及青苗補償費。其中安置補助和青苗補償相關費用是直接交給被征地人的,土地補償費用則是給村集體的。村集體在收到土地補償相關費用后,會舉行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決定怎么分?然后由村集體進行統一的分配,同時分地的時候,有時候是所有村民都有權平均分,然后在另行調配;或者根據被征土地的多少來進行分配。
最新的土地法修正草案對于單獨補償農村村民住宅中有明文說明。在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時候,具體辦法是由國務院來進行制定的。根據國務院的相關要求,不同的省市在根據地方的特色進行制定具體的征收補償辦法。
以先補償后征地為原則,取消三十倍的上限
征地補償應當嚴格按照市場價格進行。征地補償不是根據土地的產值進行衡量和計算,在補償的時候考慮原有的用途極其產值的同時,還要考慮土地中的其他市場因素,特別應當關注農民后續的社會保障的問題。因此對于這方面的補償,應當本著農民長遠發展進行考慮。
充分保障農民的住房問題。對于部分城市中,無法為農民提供住宅,同時對于無法按照市場價格進行補償的情況,則需要在城市規劃區外新建的房屋按照其成本進行補償。
在補償的資金中增加了社保補貼的資金,同時將其記入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之中。
在征地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合法、公正、公開的原則并且按照嚴格的程序進行征地工作。當補償資金不清,沒有落實,不得批準和實施征地行為。
此次修改土地管理法是征地補償制度改革第一步,草案已授權,未來國務院就征地補償安置制定具體辦法。依據現行《土地管理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不能直接進行交易,需要通過國家向農民征地之后,成為了國有土地之后才可以進行流轉。這種情況下,失去土地的農民無法正常取得土地增值的合法收益,客觀上就出現了官民爭利的現象。同時對土地管理法中的征收補償機制進行的一定的修改,具體是各級管理機構具體的補償方案。
綜合考慮的農村集體土地或者是房屋征收程序的復雜性,以及農民現有生活的改善,未來的收益增加的因素,將為廣大的農民提供安置的補助以及社會保障的相關款項,保證征收工作的能夠順利開展。
交通事故同等責任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哪些情況下違法刑事拘留要賠償
車輛強制保險的賠償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留置合同能否單獨訂立保證合同
2021-03-10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