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人主要有哪些分類
(一)按照分工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為實行犯、教唆犯、幫助犯和組織犯。在共同犯罪中,實行犯不可能同時還是教唆犯、幫助犯等,反之亦然。
(二)按照作用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為主犯、從犯和脅從犯。在共同犯罪中,主犯不可能同時還是從犯、脅從犯,反之亦然;在共同犯罪中,可能只有主犯而沒有從犯,但不可能只有從犯而沒有主犯(當然,主犯可能不承擔刑事責任)。
(三)實行犯,又被稱為正犯,包括直接正犯、間接正犯與共同正犯。
對犯罪實施過程具有決定性影響的關鍵人物或核心角色,具有犯罪事實支配性,是正犯。行為人不必出現在犯罪現場,也不必參與共同實施,而是通過強制或者欺騙手段支配直接實施者,從而支配構成要件實現的,就是間接正犯。間接正犯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利用無責任能力者的身體活動。
第二,利用他人不屬于行為的身體活動受強制的身體活動。例如利用他人的條件反射動作等;使他人喪失自由意志進而利用其身體活動。
第三,利用缺乏故意的行為(利用不知情者的間接正犯)。
(1)利用他人不知情的行為。
(2)利用他人的過失行為。
(3)利用他人犯其他罪的故意。
第四,利用有故意的工具(被利用者雖然有責任能力并且有故意,但缺乏目的犯中的目的,或者不具有身份犯中的身份)。這種情形利用者和被利用者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1)利用他人有故意但無目的的行為。
例如,甲欲實施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向乙隱瞞牟利目的,利用乙傳播淫穢物品。因為乙不具有牟利目的,只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而甲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的間接正犯,二者在傳播淫穢物品罪范圍內成立共同犯罪。此處是間接正犯與被利用者構成共同犯罪的體現。
(2)利用他人有故意但無身份的行為。
第五,利用他人的合法行為(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
第六,利用被害人的行為。當利用者使被害人喪失自由意志,或者使被害人對結果缺乏認識或產生其他法益關系的錯誤,導致被害人實施了損害自己法益的行為時,利用者成立間接正犯。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要區分共同犯罪人的分類的話,那么總共可以分為六個部分。可以從他們的分工,作用以及它們的厲害關系和程度來進行確定。如果是主犯的話,那么承擔的處罰肯定會更嚴重一些。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解決著作權糾紛案件
2021-03-05簽了加盟合同能不能退款
2021-03-03可撤銷婚姻請求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2021-02-19涉及財產的律師收費適用什么收費方式
2021-02-26發生糾紛后怎樣找個靠譜的律師
2021-03-19人臉特征、指紋、航班行程是個人信息嗎
2021-03-11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