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國民眾在前期已經通過一系列的程序依法得到了國有土地資源的時候,其實根據不同的獲得土地資源的方式,在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是可以依法轉讓的,因為民眾是要將現有的土地資源通過各種投資的方式變現的。但是在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時候也必須要了解一下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又區分是以出讓方式取得還是以劃撥的方式取得,其轉讓條件有所不同:
1、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并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2)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于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 25% 以上,屬于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3)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2、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4)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二、集體所有土地的轉讓條件: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農民所有的集體所有土地,原則是不允許出讓、轉讓或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原因使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情況。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經國家依法征用后,該土地的使用權才可有償出讓。
注意: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需辦理變更登記。因為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簽訂并不直接意味著土地使用權的移轉,土地使用權的移轉以登記為生效要件,轉讓合同中的受讓人不是在轉讓合同簽定以后取得土地所有權,而是在土地使用權依法登記到受讓人名下才取得土地使用權。
綜上所述,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這件事情其實是有條件限制的,就比如說以劃撥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時候限制條件就比較多,因為很有可能是首先得補交了土地出讓金以后才能正常轉讓的。其次土地使用權轉讓當中還包括集體土地性質的,那集體土地依法轉讓的關鍵就在于是轉讓給了同一集體組織成員,或者轉讓給其他人的話這中間要有這比城鎮土地依法轉讓過多的程序。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婚姻有期限嗎
2021-02-28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