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國民眾在前期已經通過一系列的程序依法得到了國有土地資源的時候,其實根據不同的獲得土地資源的方式,在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是可以依法轉讓的,因為民眾是要將現有的土地資源通過各種投資的方式變現的。但是在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時候也必須要了解一下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又區分是以出讓方式取得還是以劃撥的方式取得,其轉讓條件有所不同:
1、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并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2)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于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 25% 以上,屬于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3)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2、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4)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二、集體所有土地的轉讓條件: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農民所有的集體所有土地,原則是不允許出讓、轉讓或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原因使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情況。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經國家依法征用后,該土地的使用權才可有償出讓。
注意: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需辦理變更登記。因為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簽訂并不直接意味著土地使用權的移轉,土地使用權的移轉以登記為生效要件,轉讓合同中的受讓人不是在轉讓合同簽定以后取得土地所有權,而是在土地使用權依法登記到受讓人名下才取得土地使用權。
綜上所述,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這件事情其實是有條件限制的,就比如說以劃撥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時候限制條件就比較多,因為很有可能是首先得補交了土地出讓金以后才能正常轉讓的。其次土地使用權轉讓當中還包括集體土地性質的,那集體土地依法轉讓的關鍵就在于是轉讓給了同一集體組織成員,或者轉讓給其他人的話這中間要有這比城鎮土地依法轉讓過多的程序。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特征有哪些
2021-01-03發生醫療事故應該由什么部門處理
2021-03-20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04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