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國民眾在前期已經通過一系列的程序依法得到了國有土地資源的時候,其實根據不同的獲得土地資源的方式,在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是可以依法轉讓的,因為民眾是要將現有的土地資源通過各種投資的方式變現的。但是在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時候也必須要了解一下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又區分是以出讓方式取得還是以劃撥的方式取得,其轉讓條件有所不同:
1、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并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2)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于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 25% 以上,屬于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3)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2、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4)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二、集體所有土地的轉讓條件: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農民所有的集體所有土地,原則是不允許出讓、轉讓或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原因使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情況。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經國家依法征用后,該土地的使用權才可有償出讓。
注意: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需辦理變更登記。因為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簽訂并不直接意味著土地使用權的移轉,土地使用權的移轉以登記為生效要件,轉讓合同中的受讓人不是在轉讓合同簽定以后取得土地所有權,而是在土地使用權依法登記到受讓人名下才取得土地使用權。
綜上所述,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這件事情其實是有條件限制的,就比如說以劃撥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時候限制條件就比較多,因為很有可能是首先得補交了土地出讓金以后才能正常轉讓的。其次土地使用權轉讓當中還包括集體土地性質的,那集體土地依法轉讓的關鍵就在于是轉讓給了同一集體組織成員,或者轉讓給其他人的話這中間要有這比城鎮土地依法轉讓過多的程序。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交規開車撞死人要判刑嗎
2021-03-09機動車賣出后因事故承擔責任嗎
2021-01-17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土地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9土地轉讓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27成都拆遷安置房如何過戶
2020-12-30買拆遷安置房房主去世怎么辦
2021-02-13拆遷戶被法院強制執行拆遷怎么辦
2021-01-22杭州拆遷安置政策是怎樣的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