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肇事后逃逸過失致人死亡的,應按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這種情況是指行為人肇事后誤認為被害人沒有受傷或只受輕傷不至于死亡,而離開現場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或肇事后按正常人的常識誤認為被害人已經死亡而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等情況。這些案件中只要有證據證明,肇事者主觀上并不明知逃逸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或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這就不符合間接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肇事后被害人當時未死,后因搶救不及時而死的,或肇事后行為人遵守了注意義務,但疏忽了其他義務,正是這一疏忽造成了死亡結果的發生,這兩種情況均只能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2、肇事后被害人傷勢嚴重生命垂危,即使得到及時搶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或被害人得到了及時搶救,由于傷勢嚴重或醫療條件所限等原因不治身亡。16這種情況下,被害人死亡結果和行為人逃逸行為之間不存在直接因果關系,死亡結果是交通肇事行為的自然后果,17對肇事者應當適用刑法第133條第二罪行階段,即“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不適用“因逃逸致人死亡,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3、肇事致人重傷,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但為了毀滅罪證,逃避罪責,肇事者又實施了加害行為,致被害人死亡,應以故意殺人罪處理。這是因為行為人肇事后,主觀態度發生了變化,主動追求他人的死亡結果,主觀上產生了故意,并實施了加害行為,發生了一個新的因果關系,因此,應以故意殺人罪處理,不應包括在刑法第133條之內。
4、交通肇事后駕車逃跑,在逃跑途中連續多次撞死撞傷多人的應按刑法第115條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或與交通肇事罪并罰。行為人在逃跑過程中以駕車撞人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由于行為人因肇事緊張、恐懼而失控,為逃避罪責而不顧一切,主觀上已由過失轉化為故意,放任大多數人死亡的結果發生。這種情況下,其侵犯的客體不再是特定的人的生命健康權利,而是不特定多數人的人身安全,因此不應再以故意殺人罪論處,應按刑法第115條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處罰。
5、肇事后當場致被害人死亡后又有逃逸情形的,主觀上無論其是否已經認識到被害人死亡,均只構成交通肇事罪一罪,依照刑法第133條第二個量刑檔次處理,即“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的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此情況下,被害人的死亡只與交通肇事有因果關系,與逃逸行為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只適用第二個量刑檔次。
6、肇事逃逸過程中,再次發生交通肇事致他人死亡,即第一次交通肇事后逃走,在逃跑過程中再次發生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前后兩個行為均構成交通肇事罪,不宜實行數罪并罰,而應適用刑法第133條第三量刑檔次從重處罰。因為行為人是出于同一種犯罪罪過,而連續實施數個獨立的同一性質的犯罪行為,觸犯了同一個罪名,符合連續犯的罪過形態,應遵循連續犯處罰原則,以交通肇事罪一罪從重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