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完刑罰后漏罪是否適合緩刑
執行完刑罰發現漏罪是否適合緩刑要看漏罪的嚴重程度,一般地,如果沒有執行完畢的,此時需要撤銷緩刑,然后對漏罪依法作出處罰之后,再與前罪數罪并罰。不過要是在緩刑考驗期滿之后發現漏罪的,這時也只能對新發現的漏罪進行處罰,然后追究罪犯的法律責任。
首先,《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從立法技術層面分析,上述規定對于新罪和漏罪兩種情形的規定是有明顯區別的。
對于新罪的表述是“犯新罪”而不是“發現新罪”,對于漏罪的表述是“發現漏罪”而不是“犯漏罪”,從這種立法表述的區別中,我們不難得出,刑法將因“漏罪”撤銷緩刑限定在“發現”時,也就是說,只要“漏罪”在緩刑考驗期內被發現,就應當撤銷緩刑。
二、怎么樣才能判緩刑
緩刑是有條件的對原判刑期不執行,因此,緩刑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為累犯是因犯罪被處以刑罰以后再法定的時間以內的再次犯罪,其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都較大,而其他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則是犯罪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個人的人身危險性也不大,實行緩刑對社會穩定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實行緩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會。罪犯是否再危害社會,除刑法自身的威懾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決于犯罪分子自身對所犯罪行的認罪、悔罪表現和犯罪情節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對自身的犯罪沒有認識、沒有悔罪表現,肯定會再次危害社會,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節嚴重、手段惡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 下,也不能實用緩刑,因為他們有可能再次危害社會。
緩刑實用的上述二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具備才能適用緩刑,正確適用緩刑的條件,對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對正在準備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懾力,充分發揮刑法的打擊犯罪、懲罰犯罪的作用。
以上就是關于執行完刑罰后漏罪是否適合緩刑的相關內容,根據以上內容可知,執行完刑罰發現漏罪是否適合緩刑要看漏罪的嚴重程度,對新發現的漏罪進行處罰。希望小編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或者法律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被無效后是否侵權
2021-01-27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