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告緩刑者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緩刑的適用條件
根據我國《刑法》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性質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僅僅是根據罪行性質作出具體量刑,法院認為有必要適用管制刑罰進行處罰,所以故將管制刑列為不適用緩刑制度的獨立刑種。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綜合上面的介紹,緩刑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只有符合條件才能判處緩刑。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緩刑的適用條件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私刻1個公章罪立案標準
2021-02-19醫療事故鑒定陳述書怎么寫?
2020-11-14經濟補償金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6孕婦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12公司股份是否應當作為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1-02-03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