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告緩刑者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緩刑的適用條件
根據我國《刑法》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性質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僅僅是根據罪行性質作出具體量刑,法院認為有必要適用管制刑罰進行處罰,所以故將管制刑列為不適用緩刑制度的獨立刑種。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綜合上面的介紹,緩刑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只有符合條件才能判處緩刑。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緩刑的適用條件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