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經工傷治療后可以申請工傷康復
工傷康復對象與程序
工傷康復是指利用醫療技術、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心理治療等方法,使傷殘職工恢復或部分恢復肢體、器官和智能的康復過程。
工傷康復的對象是:因工傷(含職業病,下同)致殘或造成身體功能障礙,經確認需進行工傷康復(含康復檢查、康復輔助器具裝配、職業病肺部灌洗等)的工傷職工。
有工傷康復需求的,可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直系親屬,向所在市(州)勞動能力鑒定機構提出工傷康復申請。鑒定機構應在7個工作日內組織醫療衛生專家評審或進行醫學鑒定,提出是否需要工傷康復,并確定工傷康復期。
經確認需進行工傷康復的,到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轉入康復定點機構手續。
申請工傷康復需帶6項材料
申請工傷康復應提供以下材料:
1.工傷康復的書面申請;
2.工傷認定決定書;
3.近期有效醫療資料;
4.患職業病的有效診斷書或鑒定書;
5.工傷職工的身份證復印件、照片(3張)、個人和單位詳細地(住)址、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6.勞動能力鑒定機構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6種費用保險基金不支付
在工傷康復期間,康復對象發生下列費用,工傷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1.生活用品費用;
2.非工傷部位或職業病及其合并癥、并發癥所發生的醫療、康復費用;
3.非工傷康復期的費用;
4.故意加重殘情或拒絕合理的工傷康復治療而增加的醫療、康復費用;
5.工傷康復期滿或結束后拒不出院的醫療、康復費用;
6.不符合工傷保險有關規定的其他費用。
工傷康復定點機構接收康復對象后,應在2日內制定出康復計劃,并報工傷職工所在統籌地區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批準后實施。
完成工傷康復計劃或進行工傷康復3個月后,經評定無效果的工傷職工,應持工傷康復定點機構出具的工傷康復意見書及時辦理結束康復手續。
享受傷殘津貼的康復期間繼續享受
工傷職工在康復治療期間,停工留薪期未滿的,可繼續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已滿進行工傷康復的,應視為停工留薪期延長到工傷康復計劃結束;享受傷殘津貼的康復對象康復期間繼續享受原待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員工參加公司年會活動受傷算不算工傷
2020-12-03醫療損害責任認定只適用哪些情形
2021-02-23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