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與時效
(1)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的申請一般先由用人單位在職工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如果用人單位未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即勞動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前的工傷待遇的費用,應當由用人單位支付。
(2)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職工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一定要注意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期限的起始日是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超過此期限將喪失被認定為工傷的權利。這里要提醒工傷職工的是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為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發生工傷或患職業病的職工及其直系親屬、工會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不以單位同意為必要條件。
對于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應當注意,在2004年1月1日前,《企業職工工傷保險時效辦法》對申請工傷認定沒有規定申請時效,如果工傷職工在2004年1月1日前申請工傷認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均應受理,不存在超過申請時效的問題。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對2004年1月1日以后申請進行工傷認定的,應區分不同情況對待:一是工傷職工在2004年1月1日以前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家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其申請時效應當自2004年1月1日起計算。二是工傷職工在2004年1月1日以后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其申請時效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計算。
實踐中,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為逃避勞動保障部門的處罰而與勞動者私了,按照相對較低的待遇支付給勞動者,當勞動者若干年后向勞動保障部門申報工傷時,勞動保障部門則以工傷認定超過申請時效為由,拒絕認定工傷,發生工傷的勞動者的權益便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所以勞動者發生工傷后應當及時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及時維護自己的應得權益。若需要幫助,可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不包括什么
2021-03-09勞動者不同意調崗降薪該如何
2021-03-12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