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司法學校胡建中)
[內容摘要]:不正當競爭是市場經濟競爭的產物,其存在具有極大危害性。“反不正當競爭法”是減少、杜絕其危害的有效手段,本文結合社會實踐,分析了我國目前社會上的不正當競爭新現象,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市場經濟、不正當競爭、經濟秩序、市場主體、法律意識、法律責任
一、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新動向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頒布實施已近十年,十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逐步走向成熟,新的社會現象層出不窮,在不正當競爭的控制與反控制方面,也有了新的發展。一些具有新特點,而現行法律又未明確禁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有所發展,嚴重侵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筆者在理論及實踐中經過總結,認為當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除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的11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之外,還有以下幾類不正當競爭行為:
1、利用媒體、廣告,進行產品質量、功能、效果等各項指標對比,以表明本單位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更優,打擊特定或不特定競爭對手。這類行為有以下特點:(1)通過正當途徑,打擊貶低競爭對手,抬高自己,從而引誘接受本單位商品或服務的消費人群,獲取更大利潤是其目的;(2)行為形式多利用各類媒體,視、聽眾覆蓋面大,影響較大;(3)內容上真假兼有,有的也可能屬實;(4)危害性,此類行為將導致各競爭對手間相互影射、攻擊,盲目夸大其詞。危害了善良誠信的社會風氣,也使企業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廣告費用,增加了商品成本,也易給消費者的誤導。此行為規避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實踐中執法部門難以認定,受害者又無法可依,當前有愈演愈烈之勢。
2、由經營者出資,媒體出面,聘請“專家”進行與經營者商品相關內容訪談、咨詢,向視聽眾消費者進行名為知識性,實為廣告推銷宣傳的解釋,在活動中鼓吹自己,貶低對手。這類行為當前有泛濫這勢。其有以下特點:一是以公益形式掩蓋其在活動中用隱蔽手段打擊貶低競爭對手,行廣告、推銷的真實目的。利用廣大民眾對“專家意見”的信賴,誹于無形,雖不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但明顯有違正常競爭的規則;二是利用廣大視、聽眾對知識的渴求,對“專家”的信賴,進行不正常誘導,在貶低對手的同時,實際上也蒙蔽了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的選擇權。在當前社會環境中,此舉的危害性是顯而易見的。無法可依,當前有愈演愈烈之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涉外婚姻財產法院怎么判
2021-02-03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