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解決勞動關系可不可以獲得工傷理賠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進行工傷的認定時需要向勞動部門提供勞動關系的證明,如果不能證明勞動關系就認定不了工傷,就不能獲得賠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二、最新工傷賠償標準
(一)一級至四級工傷傷殘待遇
標準:
(1)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2)按月享受傷殘津貼:
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足差額:
(二)五級、六級工傷傷殘待遇
1、標準:
(1)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
(2)按月享受傷殘津貼: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難以安排工作的,才發放此傷殘津貼)
2、要求:
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分別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三)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
標準:
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要求: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分別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因工死亡待遇標準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全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8%,實際增長5.6%。而這個數據,直接影響工亡待遇。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說明:如果用人單位已參加工傷保險,則上述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如果未參加工傷保險,則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故員工因工死亡的,近親屬可獲得三項費用,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三項費用標準如下:
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這個標準每年都會變化,一般每年至少增加數萬元。
公式: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依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6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故2017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33616元×20=672320元。
因《工傷保險條例》在全國統一執行,故2017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全國統一標準為672320元,相比上年度的623900元,增加了48420元。這個標準沒有地域之分,全國統一價。
2、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這個標準同樣每年會有變化。
公式:當地社平工資×6;
比如,北京目前社平工資為7086元,則喪葬補助金為7086元×6=42516元。
3、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資×40%(按月支付);
其它親屬:死者本人工資×30%(每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兒: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初次核定時上述撫恤金之和應≤職工月工資(按月計算)。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不解決勞動關系可不可以獲得工傷理賠”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進行工傷的認定時需要向勞動部門提供勞動關系的證明,如果不能證明勞動關系就認定不了工傷,就不能獲得賠付。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多大能領結婚證
2021-02-11合同法是民法嗎
2021-02-24婚姻中的約定怎么樣才能有效力
2020-12-12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