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社部發〔2005〕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近一個時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時因雙方勞動關系難以確定,致使勞動者合法權益難以維護,對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為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現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
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四、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五、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引發爭議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賄選能否行政處罰
2021-01-04車輛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2021-03-14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再保險公司概述
2021-02-12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公房交了土地出讓金還是公房嗎
2020-12-04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邯鄲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4杭州拆遷安置房只有居住權可以過戶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