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購已經成為了年輕人主要的消費方式,同時,網購領域也是網絡詐騙的高發地,很多人都被騙過,金額大小不一。維權意識比較強的人被騙后會選擇報警,讓公安機關介入,這樣對于追回被騙的錢比較管用。那么網絡詐騙多少錢能報警?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相關知識。
一、網絡詐騙多少錢能報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二、網絡詐騙如何判刑?
參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網絡詐騙犯罪構成是什么?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通過上面這篇文章,小編告訴了大家網絡詐騙多少錢能報警。按照詐騙罪的立案標準,網絡詐騙金額達到兩千元,當事人報警后,公安機關就要立案偵查。如果被騙金額沒這么多,即便是報警了,公安機關也不能立案,處理起來就比較麻煩。小編提醒大家,在網購過程中要注意防范風險,提高安全意識,防止落入網絡詐騙陷阱。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最多延長多久
2020-11-28醫療糾紛案例的分析
2020-12-30調崗申請怎么寫
2021-01-26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土地轉讓的流程和所需材料是什么
2021-02-04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0-12-13拆遷安置房到手一年多房產證能辦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