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侵犯的客體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動。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唯一機關,它對各類案件制作的判決和裁定,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具體形式。判決和裁定一經生效,就具有法律強制力,有關當事人以及負有執行責任的機關、單位,都必須堅持執行。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關規定,進行申訴,而不允許抗拒執行。維護這種生效的判決、裁定的權威,就是維護法律和法制的權威,就是維護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條件有哪些?
(一)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的行為。
(二)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的,包括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全部或部分。
(三)指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的行為。沒有能力執行的,不構成本罪。
(四)情節嚴重的行為。是指下列行為;
(一)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公民在受到司法機關的判決后,是需要按照規定的司法程序來履行法律義務的,對于拒不執行裁決裁定的行為,已經構成了法律上規定的違法情況,司法機關應當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來進行合法的判決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行政復議有用嗎
2021-01-06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網上購物商品與描述不符但又不給退怎么辦
2020-12-22婚前債務自動轉為婚后債務嗎
2021-03-14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規劃部門可以公開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20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