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和刑法的區別是什么
民法是調整作為民事主題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組織只有以民事主體的面目參與社會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才由民法調整。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不論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會地位、職業性質、財產狀況、政治面貌、才能業績如何,都應追究刑事責任,一律平等地適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含義是:
犯多大的罪,就應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法院也應判處其相應輕重的刑罰,做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在分析罪重罪輕和刑事責任大小時,不僅要看犯罪的客觀社會危害性,而且要結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把握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綜合體現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從而確定其刑事責任程度,適用相應輕重的刑罰。
刑法基本原則的確立,有助于堅持法治,摒棄人治;堅持平等,反對特權;講求公正,反對徇私。這無論對刑事立法還是刑事司法,都具有重要的導向和制約作用。刑法基本原則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方略在刑法領域的集中體現。貫徹刑法基本原則,既有利于保護社會,又有利于保障人權。
修訂的刑法除了明確規定三項基本原則外,還進一步規定對未成年犯罪從寬處罰的原則;強化對公民正當防衛權利的保護;設置了較為齊全的有關侵犯公民基本權利(包括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勞動權利、財產權利、婚姻家庭權利等)犯罪的刑法規范。這些都是加強刑法保護社會和保障人權功能的表現。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議咨詢專業的意見,詢問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來處理,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和合法權益,保護你的利益不受傷害。如果你有不了解的地方。也可以查找相關的法條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勞動仲裁法律援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7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