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
可以雙方私下簽訂和解協議,此協議視為民事合同,雙方有履行協議約定的義務。若雙方經勞動仲裁委會調解簽訂調解協議,這時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則可直接申請書法院強制執行。
首先區分是工傷糾紛還是雇傭損害賠償案件。兩者的賠償程序和標準有較大的區別,導致的賠償金額也有差距。屬于勞動糾紛應先申請工傷認定,再依法申請作出勞動能力鑒定,就鑒定結論要求賠償,協商不成的提起勞動仲裁。(要有勞動關系證明才可以按照工傷處理)工傷的賠償依據是本人工資和社平工資,起訴的被告是單位。
而屬于臨時性的勞務、雇傭行為,由雇主承擔一定賠償責任,協商不成可以直接起訴要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2009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75元)。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中的過失是如何的
2021-03-10開便利店需要辦理什么證件
2021-02-07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福建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3-25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拆遷安置房過戶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9房屋征收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22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怎么索取征地補償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