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中對受害人的賠償,其中有一項是關于精神損失費方面的,當然并不是在任何一起車禍賠償中都會涉及到這個項目的賠償。不過,對于當事人來講適當了解一些這方面的內容是有好處的。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大家介紹車禍傷殘精神損失費該如何賠償吧。
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參照整個民事領域的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確定賠償數額的計算方式,并結合現有的相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作出以下考慮因素,僅供參考:
(1)受害人死亡的,對死亡者本人予以賠償10倍的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的死亡賠償金,該死亡賠償金不以受害人年齡作為參酌因素,直接計算10倍;對死亡者近親屬予以賠償 20倍的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的死亡賠償金,該死亡賠償金應根據受害人的年齡大小因素進行計算扣除,即對不滿16周歲的,年齡每減少1歲,減少1倍賠償數額,最低不少于5倍;對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倍賠償數額,最低不少于5倍。
(2)受害人致殘疾的,首先對傷殘者之殘疾確定賠償數額上限,即從傷殘之日起予以計算20倍的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的殘疾賠償金,該殘疾賠償金不依受害人年齡為參酌因素,然后采用以司法鑒定方式評定受害人的傷殘等級或喪失勞動能力等級(按十個等級計算);最后依據該不同等級,在上述計算所得賠償上限范圍內,確定受害人可能獲得的精神損害賠償撫慰金基本檔次。
(3)對于未達殘疾程度的受害人給予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可以司法鑒定方式評定輕傷、重傷標準來劃分等級。輕傷者,其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可確定為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重傷者,其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可根據其程度確定為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平均生活費的35倍。毀容或胎兒流產者,其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可根據其程度確定為受訴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費的10倍,60 周歲以上的可適當減少。但對未達殘疾程度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依其情節一般不能超過殘疾賠償金,如一般情節輕微的,可只判令加害人賠禮道歉或定期看望。上述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及精神損害撫慰金未考慮雙方責任分擔、受害人身份及社會地位等因素,這些因素在確定最終賠償數額時應予酌情衡量。
關于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支付,一般來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次全部給付,另一種是每年給付相當的金額,也稱年金制。筆者認為一次全部給付較為合理,因為在年金制的情況下,給付過程有時延續十幾年之久,在這期間如果加害人失蹤、喪失收入來源或死亡而又無遺產時,受害人的利益將得不到保障。即使加害人不存在上述情況,但其拒絕繼續履行給付的,受害人還要在判決生效后不斷申請執行,頗費周折。而且若受害人為死亡者的近親屬時,受害人在支付期間死亡,而又無繼承人的情形下,實際上加害人就不會給付余下的撫慰金,起不到對加害人的懲罰作用。所以,雖然年金制考慮到加害人的經濟條件,有利于減少其支付的困難,因此,在我國目前的信用環境下,采用一次全部給付的方式更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利益,而且,一次性支付還可使死亡賠償金或殘疾賠償金有了可讓與性和可繼承性。當然,法官在審理個案時,如果賠償數額非常巨大,加害人的經濟狀況又很差時,可酌情將付款期限適當延長,分為二次或三次支付。如果受害人同意每年支付相當數額的,法官也可判決采用年金制。當然,此情形下為了避免由于加害人的原因,受害人的賠償權利無法實現,可以責令以多次支付賠償的責任人提供一定保值的財產擔?;蛱峁┚哂辛己玫馁Y信人如銀行、保險公司等的擔保,以避免債務人將來逃避賠償責任。
通過上文的解答,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車禍造成了人身傷殘或死亡的,那么才會涉及到精神損失費方面的賠償,當然對于未達殘疾程度的受害人給予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可以以司法鑒定的方式根據輕傷、重傷標準來劃分等級。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出車禍后去哪兒做傷殘鑒定
車禍傷殘索賠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車禍后如何進行鑒定傷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買賣合同糾紛有時效性嗎
2021-01-29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安全生產法規定員工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3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撞了自家人能不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