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工傷,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工傷認定辦法》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規定》指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工傷內容包含如下幾點
(一)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工傷主要有以下類型: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這里,要理解和把握“事故”的本質是“意外的損失或災禍”,有漸進性(比如慢性中毒、血吸蟲感染等)和突發性(比如工架垮塌、高空墜物傷及等)兩種,不可拘泥于突發性一種情況。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二)《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工傷等級認定標準是什么
工傷等級認定標準及工傷級別鑒定標準,就是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以下是工傷等級認定標準相關知識的匯總,僅供參考。
工傷級別鑒定標準
工傷級別鑒定標準就是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符合評殘標準一級至四級的為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五級至六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級至十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一級:器官缺失或完全喪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二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三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四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明顯畸形,有較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
六級:器官大部缺損或明顯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七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畸形,有輕度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八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有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九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十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與此同時,該標準又根據工傷及職業病可累及每個系統和器官,評殘標準應覆蓋各主要臨床學科的情況,將人體器官系統相近或有聯系的臨床科學編組,劃分為五個部分,即:
(一)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部分;
(二)骨科、整形科、燒傷科部分;
(三)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部分;
(四)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包括婦科)部分;
(五)職業病內科部分。
工傷事故是指企業職工和個人雇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損害,以及罹患職業病的意外事故。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工傷事故是發生在各類企業(包括私人雇工)中的事故。國家機關和依照或者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所在單位支付費用,其他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各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工傷保險等辦法,參照工傷事故條例另行規定。
(二)工傷事故是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雇用的職工遭受人身傷亡的事故,而不是財產遭受損害的事故。職工是指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實施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
(三)工傷事故是職工在執行工作職責中發生的事故。
(四)工傷事故是在企業與受害職工之間產生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事實。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工傷的知識,我們明白對于工傷是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認定之后才可以定義為工傷,而且這方面的程序以及流程都是需要符合國家的標準,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其他任何的疑惑,積極進行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準保戶的開拓步驟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