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為一年。
個人醫藥費用報銷
工傷職工報銷個人醫藥費用的范圍:已備案的駐外人員、異地定居工傷人員在自己選擇備案的協議醫療機構治療工傷的費用;經批準轉到協議醫療機構以外就醫的費用;工傷職工國內探親或在外地舊傷復發治療(只能在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費用;因公出差期間因工傷所致的急診、急救的費用。
報銷個人醫藥費用須報送下列資料:轉診轉院審批手續,參保單位的探親、出差證明或相關醫院的證明,出院小結(包括:出入院日期、入院主訴、現病史、檢查、診斷、治療、手術經過、治療后轉歸情況、出院注意事項。加蓋就診醫院章)、醫療費用明細清單(包括:藥物、檢查、治療、手術、化驗等每項的名稱、用量、次數,單價,每項總價)、有效報銷單據(有財政部門監制章或稅務部門監制章和就診醫院收費專用章),由單位到醫保經辦機構(審核一部)申請報銷。
工傷醫療費報銷
職工在工傷認定后,其發生的工傷醫療費用,憑工傷認定結論、出院小結復印件(包括:出入院日期、入院主訴、現病史、檢查、診斷、治療、手術經過、治療后轉歸情況、出院注意事項。加蓋就診醫院章)、醫療費用明細清單(包括:藥物、檢查、治療、手術、化驗等每項的名稱、用量、次數,單價,每項總價)、有效報銷單據(有財政部門監制章或稅務部門監制章和就診醫院收費專用章),由單位到醫保經辦機構(審核一部)申請報銷。
綜上所述,工傷保險費是由單位進行交納的,是一種社會保障制度。能夠為工傷受害者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經濟補償的一種制度。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補償安置的裁決
2020-11-20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土地承包經營權具體指什么
2021-03-25土地含有地上物可以出讓么
2020-11-08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