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道在行政處罰法里面犯罪人員是可以要求執法人員回避的,因有就是怕有些公職人員利用職權做出一些違法的事情來,那么行政處罰法關于執法人員回避是如何規定的?執法人員與本案人員是親屬的,還有與本案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人,或者有其它關系影響判證的人,那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公安機關負責人、辦案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的;(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贝送?,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屬的公安機關決定;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F}lL一級公安機關決定。
什么是回避原則
回避原則 又稱“回避制度”。中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中國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均明文規定了這一原則。中國刑事訴訟法雖然沒有規定回避原則,但也以專章規定了回避制度。這一原則要求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必須依法實行回避制度。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承辦某一案件的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和勘驗人,因遇有法律規定的不得參與案件的審理或執行有關任務的情形,不參加對該案的審理或有關任務的執行。在審判案件和執行有關任務時,上述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其他關系。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應主動地、自覺地提出回避,當事人也有權申請要求他們回避。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關于申請回避的處理,對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人民法院對回避申請所作的決定,可以采取口頭形式或書面形式,但必須在申請提出的3日內作出。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實行回避制度,是中國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共有的基本原則之一,其目的在于防止利用職權徇私舞弊,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同時,也為了消除當事人的思想疑慮,保證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切實保障當事人的正當權利和合法利益,從而提高人民法院的威信,維護社會主義法制。
綜合上面所說的,國家規定的這一政策更好的提現了群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個人的原因因而給出錯誤的判斷,因此,行政處罰法關于執法人員回避是如何規定的?就要看當地的政策,只要是會影響一切判斷的人都必須回避。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司法鑒定未回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哪些情況下民事訴訟法院人員要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如何反家暴
2021-02-09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土地出讓金誰來承擔
2020-12-20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