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輕微違法行為接收到的行政處罰就是罰款,但是執法人員在做出罰款的決定時通常會告知公民要在規定期限內把罰款足額交到相關部門,那么,行政處罰交款的期限是多久?其實法律對罰款的規定最多是十五天而超過時間就會增加罰款的數額和處罰程度。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行政處罰交款的期限是多久?
行政處罰罰款交納期限為十五日。主要依據如下: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當場收繳的罰款外,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行政處罰是指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為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行為所實施的法律制裁。實施的行政處罰,必須與受罰人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亦即行政處罰的種類、輕重程度及其減免均應與違法行為相適應。
如何理解《行政處罰法》中罰款的“暫緩繳納”?
允許確有經濟困難的當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充分體現《行政處罰法》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的原則與精神。
《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對于確有經濟困難的當事人,如果輕率采取強制執行措施,不僅沒有可執行標的,執行措施無法落實,還很容易擴大應予執行的目標。
這樣的結果不僅損害行政處罰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也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立和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法律、法規及規章所規定的暫緩履行或分期履行繳納罰款義務是有條件的。所以,當事人一旦有了履行能力,就應當按照行政機關的決定繳納罰款。
行政機關發現當事人有履行能力卻故意拖延履行,違反行政機關作出的延期或分期履行繳納罰款決定的,可以依法采取強制執行措施。
綜上所述,只要是行政處罰中涉及到罰款的部分肯定是要求公民按時交款否則就會出現大量的公民輕視法律而遲遲拖延不交罰款,這樣的現象無疑就是對國家機關收繳罰款工作的一種阻礙。
行政處罰簡易程序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行政處罰中沒收非法財物可以折抵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夢游期間殺人有罪嗎
2020-12-30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