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房屋買賣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在8月11日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并將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一時間,“房價要漲,契稅要漲,買房要趁早”的消息在朋友圈廣泛流傳。
一、從條例到稅法,稅率無變化
專業分析人員表示,契稅法規定的“契稅稅率為3%至5%”,與1997年出臺的契稅條例無任何變化。此次是從“條例”到“稅收法定”,不代表契稅征收上漲或者下調。
相關研究人員進一步表示,契稅從過去的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對于后續規范和指導住房等交易有更強的約束性。在住房領域有三個重要的稅費項目,包括契稅、增值稅和個稅。后續待增值稅法通過,那么住房交易的三大稅費項目將具有明確的法律支持,相關效力更高。
他說,可以看出,借此次契稅稅率事件來慫恿購房者加快住房交易的現象開始增多,所以需要明確,此次稅法到明年才正式實施,而且不涉及稅率調整。這是今年下半年穩定住房交易和市場預期所需要做的內容。
他解釋說,第一,在住房交易中,往往默認契稅為3%,尤其是高端項目,而普通住宅普遍以1.5%進行,這在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規定,不存在征收5%或提高的一說。第二,就今年的政策內容看,契稅政策更多強調的是契稅補貼,這也談不上契稅稅率提高一說。第三,若從稅費改革的角度看,房產稅改革明確了穩妥推進的導向,意味著進度是平緩的,后續最有可能改革的是增值稅的政策,尤其是房價過熱的城市。
契稅法同時明確,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二、住房契稅有優惠
此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2016年2月17日發布的《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23號)規定,
(一)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二)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但,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暫不實施契稅優惠。
國家稅務總局舉例來說,鄭州市稅務局2020年1月19日發布的契稅申報內容中,鄭州契稅稅率為4%。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
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上海在今年4月28日發布的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的若干意見中明確,上海契稅的適用稅率為3%。該意見有效期至2030年4月30日。
北京購房契稅則是在2002年7月1日起由4%降為3%,個人購買普通住宅,在3%稅率基礎上減半征收,取消原來120平方米以上分段征收的規定。
目前,北京房屋交易契稅實施情況。央視財經8月12日報道表示,契稅法按照稅制平移的原則,將現行有效的契稅免征政策予以明確,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之間變更土地、房屋權屬,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免征契稅。
此前契稅法草案授權國務院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可規定其他減免稅情形,但未明確具體范圍。契稅法細化了這一授權條款,進一步明確了關于減免征稅情形的范圍,規定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災后重建等情形可免征或減征契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他表示,此次稅法相比過去的條例,從層級上做了調整,是最大的變化,這和立法工作有關,而和樓市調控關系不大。更為關鍵的是,過去的條例很多內容已經過時,一些新的住房、土地等交易形式出現,必須在升級為法律的同時,做相關內容的修正、刪除或補充。第一,此次法律明確,征收范圍刪除了“國有土地”的限制,實際上增加了農村集體經營性用地的概念。隨著新土地管理法的落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交易必然增加,相關契稅征收必須有法可依。
第二,此次明確了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征收契稅,這實際上就是對這幾年新的交易形式給予了征稅,使得此類交易稅費征收根據規范。
第三,此次政策明確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免征契稅。實際上全國各地對于此類交易,本身也是不征稅的,但是這次上升為國家法律,使得各地操作更加規范,有法可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保險合同的復效的意思是什么
2020-12-10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土地流轉政策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