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動產物權的原始取得方式有哪些?
不動產取得的方式主要有六種,一是先占取得,如對無主的地域的先占;二是法律行為,如買賣、轉讓、贈與等;三是法律規定,如繼承、善意取得;四是國家行為,如征收或征用;五是添附或附和;六是因時效取得。
二、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的區別
原始取得,是非因他人既存的權利而是基于法律規定直接取得的所有權。先占、生產、附合、加工、添附、法院判決、公用征收、沒收、罰款、房屋的建造、圍海造田、樹木的栽種、罰沒物的法定歸屬等都是原始取得。
繼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權利而取得所有權。如買賣合同、贈與合同、互易合同等屬于繼受取得。
簡單來講就是要看,獲得的這個所有權是從他人那取得的,還是自己就享有的。是從他人那來的,就是繼受取得;是基于法律規定就享有的,是原始取得。
物權的取得有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之分,前者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而是依據法律直接取得物權,如因先占、取得時效取得一物的所有權;后者是指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取得物權,如因買賣、贈與取得物的所有權。繼受取得又可分為創設與移轉兩種方式。房屋所有人在自己的房屋上為他人設定抵押權就是創設,出賣、贈與則是移轉。
這兩種取得方式的根本區別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繼受取得必須要有原始所有人和受領人的意思表示,即雙方合意。
繼受取得一般通過事件的發生或民事法律行為的實施而取得物權。繼受取得正常和有效的行使往往需要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原所有人轉讓所有權的意志為依據,從權能的行使來看往往受制于原所有人。
原始取得也稱最初取得,依這種方式取得的所有權是單獨的,或者是原來無所有權,或者與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意志無關。法律|敎育網編輯整理一般認為,前者包括勞動生產、收取孳息、沒收財產、先占、拾得遺失物或發現埋藏物在沒有所有人的歸屬、添附以及善意取得等;后者包括征收等行為。
因為房屋產權的取得與不動產物權的取得和法律上其他權利的取得一樣,在法律中分為了原始取得和法律行為取得兩種,同時后者也被稱為繼受取得,在區分兩種取得方式時也是會根據最初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或不依賴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
商標權的原始取得采取什么原則
善意取得是原始取得嗎?
原始取得商標需要使用備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怎么調解
2021-02-19不批捕起訴的幾率大嗎
2021-03-01醫患雙方矛盾中患者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2021-02-02當面咨詢律師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0勞動監察什么情況下會出調解書
2021-01-17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