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的刑事責任有特殊規定嗎
我國現行刑法規定了對精神病人、聾啞人與盲人的不負刑事責任或者從輕處理。根據《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本條規定限于同時具有聾與啞的人,只聾不啞或只啞不聾的人不在此列,其他殘疾人犯罪的與正常人同樣負刑事責任。
較港澳臺刑法,秉承了中華刑法思想的精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具有敬老愛幼、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就連以手段嚴厲著稱的刑罰,也注意到對殘疾人寬處的刑罰適用制度。現行《刑法》是在充分吸取中華刑法思想之精華的基礎上,對包括精神病人及聾啞人、盲人的刑事責任分別作出從寬處罰的規定。
較外國刑法,體現了刑法的人權保障功能。在我國,黨和政府歷來關心殘疾人事業,特別是隨著1990年12月《殘疾人保障法》的頒布施行,殘疾人事業得到蓬勃發展,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關心、理解、愛護、幫助殘疾人,在我們的社會里已形成濃厚氛圍。與外國刑法相比較,我國《刑法》充分考慮到犯罪的精神殘疾人對自己行為所能負責的程度,將其區分為無、限制與有三種刑事責任能力,分別作出完全不負、減負與完全負刑事責任的規定,符合現代各國對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的科學劃分。
對各國刑法較少涉及的聾啞人的刑事責任也作出從寬處罰的規定實為各國刑法規定之罕見。我國《刑法》的上述規定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殘疾人的人權的尊重和保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并有力地駁斥了西方個別國家借人權問題對中國的無理指責。
以上就是小編對該問題的回答,您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移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等級解析
2020-12-09我國征地流程的步驟有哪些
2021-03-23干股可以收回嗎
2020-12-26嫖娼未遂怎么處罰
2020-12-20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承包期內,承包方流轉經營權的要辦理變更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