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原始股需要在公司上市一段時間之后才能上市交易,交易方式與普通股是一樣的。
原始股上市多久能交易?怎么購買原始股?
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眾所周知,能購買到原始股,等到公司上市之后,那絕對是可以發一筆小財的,但是原始股的購買也是非常困難的,怎么能夠買到原始股呢?
除按交易所規定,要交傭金和印花、過戶費外,根據《證券法》規定,原始股必須在公司上市三年之后才能賣出。賣掉原始股,還需要按賣掉后的成交價減去成本后的盈利要交20%的所得稅。
購原始股應注意哪些: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后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購股者要了解發售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了解考察企業的經營效益的好壞可從企業的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利潤總額等項情況去看,這些數字都能在企業發售股票說明書中查到。
要看發行股票的用途。一般說來,發售股票的用途是用來擴大再生產的某些工程項目、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增強企業發展后勁的某些用項等,這些都是值得投資的。如若工業生產企業發售股票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私有制,那就要慎重考慮,是不是企業外欠資金太多,發售股票的目的是用來補窟窿還是償還企業的虧損債務,購買這樣的股票是不會創造新的再生價值的。因此也不可能給購股者帶來好的收益,而且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性。
要看發售股票企業負債的額度。購買某企業的股票時要特別注意該企業公布的一些會計資料報告,這些資料報告兇手企業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資產凈值等。
要看溢價發售的比例。現在的企業發售股票大多采取溢價發售的辦法。溢價發售的比例越小,購股者的風險性越小,溢價發售的比例越大,給購股者造成的風險性就越大。
要看預測分紅的股利。股利越高說明資金使用效果越好,這當然是投資者最為期望的。所以,在選擇購買股票時,要看預測分紅股利的高低,股利高的是優先選擇的對象,低的應當慎重購買。
居民購買股票不宜集中投放。投資股票具有高利潤、高風險兩重性,因此在利益風險并存的形勢下,要采取分散投資的方法減少投資的風險性,增強投資的效益性。要對發售企業作出長遠正確的預測。
第一步,發起成立一家合法的股份公司。《公司法》要求股份公司成立時最少需要有5位發起人股東,目前這類股份公司一般都是5到10位發起人,公司的注冊資金通常在3000萬元到5000萬元之間。如果這家公司從開始成立之時,就打算向社會發行原始股,他們會在設計股東時,很注意地在股東中設計適當的自然人或者皮包公司參與發起。待公司從工商部門完成注冊之后,原始股的銷售就隨之展開,有的甚至在股份公司籌建期間就開始對外銷售股票。
第二步,通過中介公司地下銷售股票。這時候銷售的多是發起人中的自然人股或皮包公司持有的法人股,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旦事跡敗露,公司一般會聲稱“買賣公司股票是公司股東行為,與公司無關”,表面上看洗脫了公司的責任。
第三步,公司配合中介進行上市宣傳和分紅。為了便于銷售,股份公司通常會在媒體上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美國(或其他國家)某某證券公司簽訂上市輔導協議”。此外,他們往往還會刊登廣告,廣告內容多為對企業情況的美好描述,甚至會召開股東報告會或上市推介會,讓董事長、律師等人大談特談,以增加股民對公司的信任度。
第四步,尋找股權托管中心進行股票托管。為了進一步增加公司股票的可信度,這類股份公司通常會尋找一家股權托管中心進行股票托管。托管之后也減少了購買者手中的證據,因為最終手中持有的僅僅是一張托管卡,上面也僅寫著姓名和股數,故意避過了說明這部分股票的來源。
通過以上四步,您對購買原始股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大家都知道原始股不是那么輕而易舉就能買到的,所以大家不要輕信不可靠的消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財力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
2021-01-25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