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拘傳
拘傳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措施。拘傳是我國刑事訴訟強制措施體系中強制力最輕的一種,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均有權決定適用。
二、拘傳的條件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這包含了三層意思:
(1)適用對象是必須到庭的被告。一般來說,離婚案件的當事人須出庭參加訴訟。
(2)已經兩次傳票傳喚。
(3)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三、哪些犯罪需要采用拘傳
執行人員實際上有時只需要將相關人員帶離現場即可解決問題,一旦宣布司法拘留,在后續的工作中反而增加了矛盾,喪失了工作余地。因此,人民法院在執行過程中運用拘傳措施不僅是為了了解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查清其財產狀況,進行促使其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同時也可成為排除妨礙執行的行為有力措施。
《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97條明確規定,執行過程中可以適用拘傳措施。但為了防止操作的隨意性,對拘傳的具體執行方式作了限制性規定:“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進行拘傳。”
適用拘傳措施,應當由本案合議庭或執行員提出意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報經院長批準后,填寫拘傳票,交由司法警察。
拘傳時,必須向被拘傳人出示拘傳票,強制被傳喚人到指定的地點接受詢問。對抗拒拘傳的被拘傳人,執行拘傳的人可以采取適當的強制方法,包括可以使用戒具,迫使其到案。但訊問結束后,如無需采用其他強制措施,應恢復被執行人的人身自由。
四、拘傳的主要程序
1、填寫《拘傳證》,并報負責人審批。
辦案人員根據辦案情況,認為需要采用拘傳措施的,應首先填寫《拘傳證》,然后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的負責人審批。
2、拘傳的執行。
拘傳應當由兩人以上的執行人員執行。拘傳時,應當向被拘傳人出示拘傳證,對抗拒拘傳的,可以使用戒具,強制到案。
3、拘傳的次數與時間。
刑訴法修正案第一百一十七條[2]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4、拘傳的地點。
根據公安部《規定》第60條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5條規定,拘傳的地點,應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的市、縣以內。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單位、戶籍地與居住地不在同一市、縣的,拘傳應當在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市、縣進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戶籍地或者居住地所在的市、縣內進行。
5、拘傳的結果。
公、檢、法機關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傳到案后,應當立即訊問。訊問結束后,應根據案件的情況作出不同的處理:認為依法應當限制或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可以采用其他相應的強制措施;認為不宜適用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立即釋放,不得變相扣押。
如果讀者有其他的法律問題要咨詢,歡迎來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程序怎么走
2021-01-16拍攝書本放網絡是侵權嗎
2020-12-07北京房屋租賃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4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