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為了進一步使農民進一步提高土地收益比例,加快其脫貧步伐。農民土地入股可以讓土地體現和分享增值效益。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具體土地投資入股有何風險呢?下面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簡單分析講解一下。
一、收益風險
目前,多數土地股份合作社一方面向入股農戶承諾保底分紅數額,一方面再與承租者簽訂出租協議。這其中存在著較大的市場和經營風險。隨著糧價的波動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提高,租入土地的公司并不能保證盈利。如果承租者出現虧損而無法支付租金,合作社將難以兌現保底分紅。這時農民既不能從土地的規模化經營中獲得土地的增值收益,又不能收回土地耕種,生活將更加困難了。
二、流動性風險
如果社員因退股而退地,勢必影響土地規模的完整性而不利于流轉,土地合作社面臨潛在經營風險。但不允許退股,農民利益又難以保證。在股權設置上,對土地股的折算、資金技術股的標準及其他股權的衡量都很難準確規定,對股權分配也很難科學設置。
三、 就業風險
農民文化水平相對低下,在競爭愈加激烈的勞動力市場中處于弱勢地位,造成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很難解決。在就業或者創業無門的情形下,農民只能依賴微薄的分紅。這種坐吃山空的狀態,很難保證未來生活的穩定。
四、規模風險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規模到底要有多大,規模的大小影響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邊界在哪里?這又涉及到與人打交道,更為復雜。
五、市場風險
無論內股外租型還是自主經營型抑或是內股外租+自主經營型,產品都會受到市場行情波動影響。如果農民沒有收益,肯定合作不起來,土地股份合作社也發展不起來。
六、治理風險
“內部人”控制容易使得股東(代表)大會、監事會形同虛設,合作社做不到一人一票,造成社員之間不能做到同心同力,影響社員之間的合作。
七、“政社合一”風險
作為獨立的企業法人,合作社須有獨立的名稱、住所、出資方式和數額,與村行政組織之間必須完全脫鉤。但是,現實情況是,村領導常常要兼顧合作社具體管理事務,合作社的經費開支有時也從村行政費用中列支,短期內難以做到真正的“政社分開”。
到底土地投資入股有何風險,總結全文后,在小編看來雖然可以有效增加農民土地收益,但是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在土地投資入股之前,咨詢專業人士評估各色風險系數,分析利弊是必要的。認清風險形式才可以有防范。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商丘律師。
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合同
農民土地入股合作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多少物業費可以起訴
2021-01-24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