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法第151條第2款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三級文物二件以下的;
(2)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二級文物二件以下或者三級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
(3)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量標準,并具有造成該文物嚴重毀損或者無法追回等惡劣情節的。
(4)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一級文物一件以上或者二級文物三件以上或者三級文物九件以上的;
(5)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數量標準,并造成該文物嚴重毀損或者無法追回的;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數量標準。
走私文物罪認定
一、罪與非罪的界限區分
走私文物罪與非罪,應當從主觀方面與客觀方面兩方面把握。在主觀方面,如果行為人沒有犯罪故意,即行為人不知其攜帶的是文物,或者不知其攜帶的文物是國家禁止出口的,即使其客觀上具有運輸、攜帶或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過境的行為,也不能認為其構成本罪。從客觀方面看,主要看行為人走私的文物是否屬于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據《文物保護法》規定、文物出口或個人攜帶文物出境、都必須先向海關申報、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并發給出口許可憑證才能出境,可見并非所有的文物都禁止出境。如果行為人違反海關、逃避海關監管、運輸、攜帶或郵寄的文物并非國家禁止出口的,只能認為其行為是一般走私行為,而不能認為是走私文物罪。
二、與倒賣文物罪的界限
倒賣文物罪是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行為。走私文物罪與倒賣文物罪在犯罪對象上有一致之處,而且在客觀方面,走私文物罪的行為人一般也有倒賣的行為表現,所以兩罪存在某些相似。但兩罪侵犯的客體不同,走私文物罪客體是國家的對外貿易管制,而倒賣文物罪侵犯的則是國家的文物管理制度。另外,兩罪在主觀方面表現不同,倒賣文物罪的成立必須要“以牟利為目的”,而走私文物罪的成立對犯罪目的沒有要求。在實踐中、如果行為人往內海、領海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根據刑法第155條規定,應以走私罪論處,不定倒賣文物罪。
走私文物是違反犯罪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處罰。文物出口或個人攜帶文物出境的,都必須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并發給出口許可憑證才能出境。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社部:努力實現至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
2020-12-01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有抵押物還能保全其他財產嗎
2020-11-19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