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明確了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型,其中包括有獎銷售,在廣大農村集市上,仍然有很多商家銷售商品的時候,號稱可以抓獎。這種行為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消費者可以投訴并舉報。那么,反不正當競爭法獎銷售包括哪幾種?我們一起學習下相關知識。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獎銷售包括哪幾種?
1、謊稱有獎銷售或對所設獎的種類,中獎概率,最高獎金額,總金額,獎品種類、數量、質量、提供方法等作虛假不實的表示;
2、采取不正當手段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
3、故意將設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不投放市場或不與商品、獎券同時投放,或者故意將帶有不同獎金金額或獎品標志的商品、獎券按不同時間投放市場;
4、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000元(以非現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作為獎勵的,按照同期市場同類商品或者服務的正常價格折算其金額);
5、利用有獎銷售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6、其他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二、不正當有獎銷售的行為要點是什么?
1、不正當有獎銷售的主體是經營者。有關機構、團體經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有獎募捐及其彩票發售活動不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3條和國家工商局第19號令。
2、經營者實施了法律禁止的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如欺騙性有獎銷售或巨獎銷售。
3、經營者實施不正當有獎銷售,目的在于爭奪顧客,擴大市場份額,排擠競爭對手。
三、不正當有獎銷售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不正當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以提供獎勵(包括金錢、實物、附加服務等)為名,實際上采取欺騙或者其他不當手段損害用戶、消費者的利益,或者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6條的規定,經營者違反該法第13條的規定進行有獎銷售的,監督檢查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關當事人因有獎銷售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受到侵害的,可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
由此可見,在市場經濟中,不正當競爭的現象廣泛存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獎銷售有幾種類型,包括讓內定人員中獎、抽獎有獎銷售中最高獎金超過五千元的、利用抽獎銷售劣質商品的等等。消費者發現商家有這樣行為時,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一經核實,商家面臨一萬元以上的罰款。
企業改制的經濟補償是怎樣的呢
關聯企業間的控制關系主要表現為哪些情形?
個人及企業房產稅如何征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草案有哪些新變動
2021-02-27違法運營行政處罰后多久可以訴訟
2021-02-01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土地轉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