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屆滿后債務人承諾履行的債務還需要償還嗎?
是需要償還的;
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根據(jù)該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權利人在2年之內(nèi)不主張權利,法院就不再保護。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后,權利人喪失的是訴訟上的權利??勝訴權,其實體民事權利并未因此消滅,仍可接受債務人的自愿履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71條規(guī)定:“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
二、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是如何彌補的?
(一)、關于普通訴訟時效的法律規(guī)定
訴訟時效分為普通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普通訴訟時效適用于一般民事法律關系。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也就是說,當公民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后,必須在法律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起訴,法律才可保護其合法權益;若超過了訴訟時效期限,盡管其仍享有并可以行使起訴權,但失去了勝訴權,法院將以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起訴。在回收應收賬款的過程中,不知、不懂、不會應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勢必痛失良機,鑄成大錯。
根據(jù)《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債權人、債務人雙方就應收賬款約定有還款期限的,從還款期滿時起算;應收賬款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則自應該索要時起算。如果債權人向債務人索要欠款,債務人承諾履行還款義務或債權人提起訴訟,原來的訴訟時效期間歸于無效,形成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將從中斷時起重新計算。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規(guī)定:“超過訴訟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對于超過訴訟時效的應收債權,債權人雖然喪失了勝訴權,但他還有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對于債務人來說,也并不完全失去履行債務的責任,只是這種履行不受國家強制力的保護,而變成一種自然責任。債務人可以實際履行還款義務,雙方也可以就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達成還款協(xié)議。
(二)、回收欠款超過時效問題的預防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法制觀念和依法維權的意識逐漸增強。在通過訴訟回收欠款的過程中,訴訟時效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大量長期拖欠的應收賬款因超過訴訟時效而無法收回。究其原因,一是債權人沒有及時主張自己的權利,催要幾次無結(jié)果后就一拖數(shù)年不再理睬,忽視了時間概念,導致超過訴訟時效;二是債權人缺乏應有的訴訟時效的法律知識,雖然對應收賬款不間斷地索要,索要時間間隔亦未超過3年,但未取得任何有效的索要欠款證明,致使在法庭上拿不出有效的證據(jù),債務人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一賴了之。所以在回收應收賬款的工作中,債權人除應敦促債務人履行還款義務外, 還應當充分考慮如何積極有效地做好“超過時效”的預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預防超過訴訟時效的方法就是債權人有意識地造成訴訟時效的中斷,即索要欠款的同時取得索要欠款的書證,依法使訴訟時效期間向后順延。具體做法有:
1.敦促債務人實際履行還款義務。即使還款數(shù)額只占欠款數(shù)額的極少部分,也足以證明一方索要或另一方承認而致訴訟時效中斷。如果債務人以現(xiàn)金形式還款,應請債務方還款人員在債權人開具給債務人的發(fā)票或收據(jù)的記賬聯(lián)上簽字,作為債務人付款的依據(jù),以防日后債務方“隱匿”付款事實;如果債務人以實物還款,則應要求債務人開具發(fā)票并注明“還款”等字樣,或請債務方經(jīng)辦人在付款發(fā)票或收據(jù)的記賬聯(lián)上簽字。
2.取得索要欠款書證。可采取同債務人訂立還款計劃、要求債務人出具欠款證明或出具前來索要欠款的證明等,以取得能證明債權人主張權利或債務人承認履行義務的書面資料。
3.編制一式兩份的財務對賬單。應列明收款情況和欠款金額,債務人核對后須在對賬單上蓋章、簽字。以對賬的方式,促成主張權利和承認履行義務的積極行為,該對賬單不僅進一步核實、明確了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和欠款金額,而且債務方簽字認可的對賬日期形成了訴訟時效中斷。
4.請求有關部門協(xié)調(diào)解決。在不便立即向法院起訴的情況下,可以向雙方共同主管部門或與雙方均有關的單位或組織提出幫助協(xié)調(diào)解決欠款的書面請求。具體操作時必須注意:一是在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二是日后能夠得到上述有關單位查明當時確曾有過請求幫助清欠的文件;三是在有關部門的主持下召開雙方參加的協(xié)調(diào)會,要形成會議紀要,以備后查。
5.采取電報、特快專遞的形式催要。電報、特快專遞的郵寄聯(lián)、原稿和收到人簽收手續(xù),分別在發(fā)報、收報的郵電部門存檔一年,可以隨時查詢。雖然維持訴訟期間只有一年期限(一年后即不予查詢),但實施簡便,只要間隔不超過一年,每年發(fā)一次要款電報或特快專遞即可。對在較遠距離又暫時不宜起訴的債務人,使用這種方法尤為適宜。
6.委托公證部門送達催款函。在給債務單位的催款函中寫明催要欠款的意思表示,委托公證部門進行公證郵寄或直接到債務單位公證送達。以這種方式主張權利造成時效中斷更為妥當有效。總之,只要能夠取得合法有效的證據(jù),證明存在引起訴訟時效中斷這一事實的方法都可以采用。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2002年4月1日開始施行),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未經(jīng)當事人同意的錄音、錄像可以作為證據(jù)采用。這里應當指出的是,債權人單純以電話、信函方法向債務人催索欠款的,達不到訴訟時效中斷的目的,因為電話、信函內(nèi)容并不在郵電部門存檔,屆時若債務人不承認,將無法獲得有效證明。
(三)、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的彌補
其補救的方法是獲取有關證據(jù),以證明此前曾發(fā)生過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而且中斷前后間隔不超過3年,即現(xiàn)在仍在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具體做法有:
1.要求債務方補開以前曾索要款的證明。該證明不一定必須由債務單位法定代表人出具,也無須其簽字批準。只要是與債務方有關的人員,如單位前任負責人、財務負責人、一般會計人員或原業(yè)務經(jīng)辦人,以及個體工商戶的成年家庭成員等出具的證明均可。
2.尋覓其他可以證明以前曾經(jīng)發(fā)生過訴訟時效中斷、現(xiàn)在仍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文字資料。比如,本單位給上級或與雙方有關的單位的文件中,曾提及對有關欠款進行索要,或債務人在與本單位的往來信函、電報中承認該項債務。這些文字材料只要間隔時間不超過3年,也可以將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起死回生”。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對于我們當事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債權雙方的題一般沒有償還的一定要在訴訟時效之內(nèi)進行起訴,如果過了訴訟時效雖說還有追回的權利,但法律上自己已經(jīng)失支了勝訴權,除非還有新的證據(jù)那么就可以勝訴。
商標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chǎn)反贈與如何交稅費
2021-02-22重婚的法律責任
2020-11-23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如何分割
2021-01-16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高校畢業(yè)生簽的三方協(xié)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業(yè)主實現(xiàn)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房產(chǎn)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fā)通知嗎
2020-12-28辭退發(fā)工資嗎
2021-02-28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nèi)容是什么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