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廢止《刑法》第306條之規定,保障辯護律師的人身權益。
《刑法》第306條產生的直接原因是修正后的刑事訴訟法允許律師的提前介入,增大了偵查機關辦案的風險和難度,所以應防止律師同犯罪嫌疑人串供或是其他違法取證等行為的發生。許多法治國家規定了“證人作證不得自陷其罪”的原則,而我國《刑法》卻反其道而行之。《刑法》第306條不僅存在著立法技術上的缺陷,對一般違反職業道德行為和犯罪行為沒有明確的界限,而且反映出對律師職業的歧視,對同樣是法律職業者、有可能、有機會進行違法取證或是妨礙作證的司法人員,卻被排除在規則之外。廢止《刑法》第306條,對于切實改善律師執業環境、保障律師的人身權益,進而真正落實刑事辯護制度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建立辯護律師“刑事豁免權”制度。
辯護律師的刑事豁免權,是指律師在刑事辯護案件中,為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而發表的辯護言論不受法律追究。聯合國《關于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第20條規定:“律師對于其書面或口頭辯護時所發表的有關言論或作為職責任務出現于某一法院、法庭或其他法律或行政當局之前所發表的有關言論,應享有民事和刑事豁免權”。世界上很多法治國家都在立法上確立了律師刑事豁免權。因此建議我國建立辯護律師的“刑事豁免權”制度,明確規定律師在刑事辯護中享有刑事豁免權。
三、賦予辯護律師職務保密權。
辯護律師的職務保密權是指辯護律師在履行辯護職責過程中,對知悉的有關不利于被追訴人的事實予以保密的權利。聯合國《關于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第22條規定:“各國政府應確認和尊重律師及其委托人之間在其專業關系內所有聯絡和磋商均屬保密性的”。意大利《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律師沒有義務就自己因職務或職業原因而了解到的情況作證。”德國《刑事訴訟法》第53條規定:“律師對于在行使職務時被信賴告知或者所知悉的事項,有權拒絕作證。”保守職業秘密,相對于委托人和被追訴人而言,是辯護律師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同時有利于被追訴人坦率地、全面地向律師陳述案情,使律師更好地開展辯護活動。如果辯護律師對被追訴人進行舉報,必將使被追訴人失去對律師的信任,被追訴人亦不會情愿委托一個揭發自己的辯護律師。如此,必然導致刑事辯護制度的形同虛設和衰落。因此,我國法律應明確賦予辯護律師職務保密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9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