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間的財產約定制其實就是指夫妻雙方已協議的方式約定好婚前的財產以及婚姻關系續存期間所得的管理、處分、使用、歸屬以及債務清償。婚姻解除時候的各種事項的一種制度。那么,要如何約定夫妻之間財產的所有權?想必這是大家所想要了解的。下面,就由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您做相關的解答。
我國婚姻法的規定也采取了法定夫妻財產制和約定夫妻財產制兩種方式。具體表現在:
2001年《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此條規定是指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一定范圍內的財產歸夫妻雙方共有,共有范圍外的財產均歸夫妻各自所有的財產制度。
根據此條規定,只要夫妻雙方達成財產協議,共有財產的范圍完全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當事人可以將婚前的財產約定為雙方共有,也可以將婚后部分財產約定為共有。我們將此種關系成稱為約定財產關系。
前面已經講到夫妻約定財產的范圍,但夫妻或擬結為夫妻的當事人之間約定財產歸屬問題必須符合一定的法律要件,主要是必須具備一般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有效要件。
1、當事人雙方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訂立夫妻財產約定的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由于我國法定婚齡大大高于成年年齡,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障法》禁止未成年人的父母 或者其他監護人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所以當事人無論是婚前訂立夫妻財產約定或者婚后訂立夫妻財產約定,都不會涉及未成年問題。當事人在訂立夫妻財產契約時 依法當然是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同時,當事人一方的男性不得早于22周歲、女性不得早于20周歲。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意志自由并能確認自己意思表示法律效果的前提下,內心意志與外部表現相一致的狀態。意思表示真實的情形下訂立的夫妻財產約定,才能對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的內心意志與外部表現不適應,則意思表示不真實。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行為不正當地干涉了當事人的意思表示, 嚴重破壞了意思自治原則,極大地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因此,這些行為導致的意思表示于法于理有悖,不能產生法律上夫妻財產約定的效力。
3、當事人親自為的行為,不適用代理
以上的內容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出的關于要如何約定夫妻之間財產的所有權的解答,希望能夠對您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您在這方面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您可以在律霸向在線的律師進行提問,我們會盡快的為您解答的。
夫妻財產約定的成立要件需要哪些?
夫妻財產約定的法律效力
關于夫妻財產公證程序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乘坐客車行李丟失可否向承運方索賠
2021-01-12判無期徒刑什么時候可以申請減刑嗎
2020-11-07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退休金是單位發還是國家發
2021-02-17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建筑房屋總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2-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包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