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詐騙罪和詐騙罪都是屬于同一種犯罪行為,本身不存在哪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依據犯罪情節確定哪一個嚴重。這兩種行為故意內容不同。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為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實質是牟利,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合同詐騙罪雖然客觀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但行為人并沒有承擔約定民事義務的誠意,而是只想使對方履行那個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單方義務”,直接非法占有對方財物。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合同詐騙罪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故意內容,而民事欺詐則是通過雙方履約來間接獲取非法財產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案件在調查中,按照案件的詐騙金額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進行判處。根據案件的實施情節不同和案件的犯罪結果不同,分別處以三年以下或無期徒刑,對案件犯罪人員進行處罰和罰款,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電信詐騙2萬判多長時間?
合同詐騙罪幾大構成要件
怎樣認定保險詐騙罪的對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公證保證人能否作為被執行人
2020-12-05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同時有兩個違法主體如何處罰
2021-01-18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保險代理人的職責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