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占有改定的條件是什么?
占有改定的條件:占有改定通過讓與財產的物權行為和約定占有的債權行為形成了雙重占有:出讓人對物的直接占有和受讓人對物的間接占有;同時又意味著完成了兩次擬制交付:基于物權變動的交付和基于債務(如租賃)履行的交付。
二、占有改定的效力
(一)第三人
1、出賣人的債權人。包括一般債權人和與出賣人定有買賣契約買受該動產的特定第三人。對于一般債權人而言,所有權人能夠根據物權的支配力,排除他們對該物的任何請求。買受人已經取得所有權,此物已經不是出賣人的財產,出賣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一般債權人時,該物非為擔保;出賣人破產時,該物不屬于破產財產,所有權人能夠行使取回權。對與出賣人定有買賣契約買受該動產的特定第三人,根據物權的優先效力,在同一物上,同時該物為債權的給付標的物時,物權對于債權具有優先力。所有權人得直接支配該物,在請求標的物的現實交付,債權人不得為異議。但該物已由債權人請求法院扣押時,所有權人能否對抗,則有不同意見。債權人所信賴的是債務人的財產狀況及其清償能力,此時債務人的財產應為債務人的實有財產,債務人占有他人的物不應該包括在內。而且法院的扣押,不具有替代占有轉移于債權人的效力,債務人未為交付或替代交付,第三人也未取得直接或間接占有,不適用善意取得。
2、不法行為人。占有改定取得該動產的買受人為所有權人,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該動產,任何人不得妨害。第三人侵奪該動產時,所有權人可以請求返還該動產。第三人損毀該動產時,所有權人可以請求賠償。第三人妨害該動產時,可以請求妨害的預防。
3、直接占有人的繼承人。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權利,不得超過被繼承人享有的范圍,被繼承人財產上的負擔也拘束繼承人。因而所有權人如同直接占有人,不管繼承人是否善意,都可以向繼承人主張物權。在直接占有人為法人時,法人分立、變更的,所有權人可以向分立、變更后的法人主張物權的效力。
4、惡意從出賣人處受讓該動產者,包括受讓所有權和取得質權的第三人。惡意從直接占有人受讓物權并取得物的占有者,該轉讓未取得所有權人同意,為無權轉讓,該第三人不得對所有權人主張取得所有權。根據物權變動的公示要求,在于使第三人知曉該物權的變動,因而謹慎交易,避免受到物權的支配力、排他效力、優先效力的不當侵害。使外人知曉的方式,動產的交付是其中的一種。但是其于因交付公示之外,使人知曉物權的變動者,即使沒有物的現實轉移,也已具有公示所應有的功效--使第三人知曉物權的變動,足以警醒第三人,使其為正常的交易。因而此時第三人沒有保護的正當理由,不得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
(二)不得對抗第三人
不得對抗第三人即為善意取得動產的第三人,包括取得所有權及質權的人。取得所有權的人所有權在第三人善意取得時歸于該第三人而消滅,取得質權的人該所有權負有負擔,該第三人行使質權變賣該動產時,所有人不得提出異議。
在占有改定的情況下,轉讓行為發生后,轉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而受讓人只是取得對動產的間接占有。因此受讓人只是一種觀念交付的占有,而不是現實的占有,這就使這種占有欠缺一種外部表象,人們很難從占有這一表象確認誰是真正的物權人,即這種占有不具有公示性。換言之,當事人達成的占有改定的約定,僅在當事人彼此之間產生效力,動產物權的變動也只能在當事人之間生效,不能對抗第三人。
(三)出賣人
出賣人以占有改定為二重買賣對第一買受人的效力出賣人對第一買受人以占有改定轉移所有權后,也對善意的第二買受人以占有改定方式出讓所有權。
占有改定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的,對于那些不滿足相關條件的情形,會導致一些財產屬于多方民事主體所有,此時很難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若是由于他人非法販賣了不屬于自己的財物,造成了非法占有的,受害者可以起訴。
無主物占有即所有可以嗎?
無主物占有即所有可以嗎?
占用應急車道扣多少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權轉租的合同效力有哪些
2020-12-14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超過強制執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世紀理財:投資公告中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2020-12-30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房屋拆遷補償規定
2020-11-24被拆遷人與拆遷安置人的區別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