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訂立合同的主體資格
合同的主體資格則是指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法律關系的參與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能否作為合同的主體,關鍵是看它是否取得合法經營的資格。
《合同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的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訂立合同。”按照這一規定,訂立合同的當事人必須是具有相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1、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民事主體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民事權利能力是由法律賦予民事主體的。《民法通則》第9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民法通則》第36條規定:“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其他組織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法人相同,始于該組織的成立,終于該組織的終止。
2、當事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民事權利能力并不一致,有民事權利能力的自然人并不一定就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根據公民的年齡、智力和精神狀況的不同,《民法通則》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三種: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按照《合同法》第2條的規定,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均可訂立合同。年滿18周歲且精神、智力狀況正常的自然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締約;年滿16周歲且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自然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以獨立締約。
二、訂立合同應遵循什么程序
1、須有雙方或多方當事人
合同為各方達成的協議,屬于雙方或多方的法律行為,因此,訂立合同須由至少兩方當事人參與,僅一方當事人不存在訂立合同問題。訂約當事人是否為雙方或多方,決定于參與訂約的人是否為相互獨立的意思主體。在一般情形下,訂約當事人各方的經濟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形下,訂約當事人各方也可有相同的經濟目的,但須能為相互獨立的意思表示。
2、須有當事人之間的意思表示的互動
合同訂立是由獨立的主體相互接觸,互為意思表示,直到達成協議的過程。因此,合同的訂立須有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從要約、再要約,直到承諾。
3、須為特定當事人之間為締約而為意思表示
訂立合同只能是在特定的人或者特定范圍內的人之間進行,并且當事人須以締約為目的進行接觸,當事人之間相互所為的意思表示是為訂約發出的。若不特定的人之間或者雖為特定人之間相互接觸,進行協商,但并不是以訂約為目的,則不屬于合同訂立問題。
合同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而一般訂立合同的時候,如果沒有特殊的規定,那么當事人之間可以協商約定采用怎樣的形式來訂立合同。而要是簽訂勞動合同的話,此時只能通過書面形式進行,這是《勞動合同法》中明確要求了的,若是通過口頭形式訂立,那么該勞動合同就是無效的,即可以視為雙方沒有訂立勞動合同。
欺詐訂立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訂立合同時候會出現哪些問題
合同訂立的原則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別人辱罵可以報警嗎
2021-01-03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產假必須保留原崗位嗎
2021-01-26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脅迫婚姻起訴法院是否支持
2020-12-15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