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這個詞,可以說是比較專業的詞語了,其實說白了就是雙方訂立合同的關系。要約一旦成立就是有一定的法律的約束力的,所以無論是受要約人還是要約人,都是需要遵守要約的規定的。有時候會遇到特殊情況,希望撤銷要約。那么要約可以撤回嗎
一、要約失效原因
要約失效,即要約喪失其法律效力,要約人和受要約人均不再受其約束。
要約失效的原因有:
1、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2、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3、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4、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二、要約不得撤銷
、《合同法》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準備工作
三、要約的概念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提出合同條件,希望對方當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稱受要約人。
要約不同于事實行為。要約作為一種締約的意思表示,它能夠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產生一種拘束力。尤其是要約人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必須受要約內容的拘束。要約發出后,非依法律規定或受要約人的同意,不得擅自撒回、撤銷或者變更要約的內容。
要約不同于法律行為。一方面,要約是要約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必須經過受要約人的承諾,才能產生要約人預期的法律效果(即成立合同);而法律行為既包括單方的意思表示,又包括雙方和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的行為,均可直接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要約作為意思表示的一種,其拘束力只體現在“不能反悔”即不能擅自撤回、撤銷或者變更上,而不能直接產生設定權利義務的法律效果;而法律行為則是以意思表示為要素,旨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行為。[1]
要約成立條件
1、要約人應是具有締約能力的特定人
2、要約的內容須具體、確定
3、要約具有締結合同的目的,并表示要約人受其約束
4、要約必須發給要約人希望與其訂立合同的受要約人
5、要約應以明示方式發出
6、要約必須送達于受要約人
要約可以撤回嗎?答案是不可以,這個大概就是為什么合同和要約不同的原因之一吧。要約是兩個人的事情,要約一旦成立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如果要約人想要撤銷要約,但是或許受要約人為這個要約準備了很多東西。如果撤銷了,那不是對于受要約人非常的不公平,所以要約是不可以撤銷的。
要約收購失敗會怎么樣
收購要約的期限是多久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辯護詞
2020-12-14只聚眾沒打架怎么處罰
2021-02-07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