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約定違約責任的情形
合同有約定違約責任的,依據合同約定內容來履行違約賠償責任。在合同法實務中,確定合同違約責任采取無過錯責任原則,只要查明當事人確沒有履行合同的事實,只要排除了不可抗力的外在原因,即可認定當事人的違約成立。
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構成要件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
2、特殊侵權行為的法定性。包括侵權行為的法定性和免責事由的法定性。沒有法律條款的明文規定,不能構成無過錯責任;同時,沒有法定的免責事由不能免責。
3、特殊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不必過錯。在認定責任時無需受害人對行為人具有過錯提供證據,行為人也無需對自己沒有過錯提供證據,即使提供出自己沒有過錯的證據也應承擔責任。
(二)合同沒有約定違約責任條款的情形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簡單來說,就是只要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違約,即使在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責任條款,都適用該法律條款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合同違約免責事由
并不是所有的違約都需要違約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免責事由包括:
1、不可抗力(法定)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臺風、洪水、冰雹;
(2)政府行為,如征收、征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戰爭。
2、在不可抗力的適用上,注意以下問題:
(1)不可抗力條款,可直接援用法律規定;
(2)不可抗力條款是法定免責條款,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如小于法定范圍,當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規定主張免責;如大于法定范圍,超出部分應視為另外成立了免責條款;
(3)不可抗力條款具有強制性,不得約定將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責事由之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例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怎么提起合同糾紛訴訟
合同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合同糾紛有什么證據
合同糾紛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扭送錯誤如何處理
2021-01-04侵權責任糾紛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2-27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產假188天怎么計算
2020-12-22民辦學校破產清算之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2021-02-01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