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撤銷合同規(guī)定的事由有哪些?
(一)重大誤解
1. 重大誤解,是當事人因?qū)说奈锏犬a(chǎn)生錯誤認識,致使該行為結(jié)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情形。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是已經(jīng)成立的合同。不能將因重大誤解而成立的合同與未成立的合同相混淆。
2.構(gòu)成重大誤解的條件
其一,與合同成立和合同條件有因果關(guān)系。正是由于當事人的錯誤,才導致了訂立合同或者基于當事人的錯誤,設(shè)計了合同條件。如果合同并不是因重大誤解而成立,或者合同條件不是因重大誤解而設(shè)定,則不能按重大誤解的規(guī)則處理合同。
其二,誤解應(yīng)當是重大的。當事人對重要的合同事項產(chǎn)生了錯誤認識,同時誤解對當事人造成重大不利后果。這才屬于“重大”。其三,當事人不愿承擔對誤解的風險。當事人自愿承擔了誤解的風險,當然不能按照重大誤解的規(guī)則進行救濟。
(二)顯失公平
1. 顯失公平,是自始(合同訂立時)顯失公平,是一方當事人利用優(yōu)勢或者利用對方?jīng)]有經(jīng)驗,致使雙方的權(quán)利義務(wù)明顯不對等(對價不充分)。這種合同違反了公平原則的要求。
2.顯失公平的條件。
(1)客觀要件。客觀要件是雙務(wù)合同的雙方的權(quán)利義務(wù)明顯不對等,一方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這種情況也稱為對價不充分。無償合同沒有對價,也就無所謂對價充分的問題。也就是說,顯失公平的情形,一般發(fā)生在有償合同之中(發(fā)生在交易之中)。
(2)主觀要件。當合同對價不充分,但合同是建立在當事人完全自愿的基礎(chǔ)上,意思表示無瑕疵時,該合同不能認定是顯失公平的合同。既然法律承認無償合同,也就沒有必要完全否定帶有恩惠性的雙務(wù)、有償合同。當事人自愿的,可以認為是公正的。或者說,在當事人完全自愿的情況下,對價不充分的合同,也是公平的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應(yīng)當在對價不充分且意思表示有瑕疵時,才是顯失公平的合同,才是有失公平的合同。意思瑕疵的原因,有另一方的不正當影響、利用對方?jīng)]有經(jīng)驗,也有己方的誤解等。
(三)欺詐
1.欺詐,是一方在訂立合同時,故意制造假象或者掩蓋真相,致使對方陷入錯誤而訂立合同。欺詐有刑法上的效果和民法上的效果。刑事欺詐,除侵害相對人的利益之外,應(yīng)當認為同時損害了國家利益,合同應(yīng)為無效。民事欺詐有三種情況:第一,采用欺詐手段訂立合同,合同可撤銷;第二,采用欺詐手段訂立擔保合同,合同無效;第三,以外的民事欺詐,按照《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民事行為無效。比如,因被欺詐而訂立遺囑。
2.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的條件。
其一,欺詐一方在主觀上是故意。欺詐,是以引導對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為目的,不存在過失的欺詐。
其二,欺詐行為的客觀表現(xiàn)是對訂立合同的有關(guān)事實的虛假介紹和隱瞞。
其三,欺詐是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的欺詐,第三人的欺詐不足以構(gòu)成導致合同撤銷的欺詐。當事人一方利用了第三人的欺詐,則合同屬于可撤銷的合同。
其四,被欺詐一方因?qū)Ψ降钠墼p陷入錯誤,因錯誤而訂立合同。也就是說,欺詐實際對訂立合同起了作用,欺詐行為與合同成立需有因果關(guān)系。
(四)脅迫
1.脅迫,是一方采用違法手段,威脅對方與自己訂立合同,被脅迫一方因恐懼而訂立合同。被脅迫一方也有意思表示,因此被脅迫訂立的合同,與其他可撤銷的合同一樣,也是成立的合同。如果采用暴力手段,拿著別人的手指蓋章或簽字,這種情況稱為“絕對強制”或“人身強制”,當事人之間根本不存在合同,不能按可撤銷合同處理。“絕對強制”和“人身強制”應(yīng)當認定合同不成立或者按無效處理。
2.因脅迫成立的合同的條件。
其一,脅迫一方出于故意。
其二,脅迫一方的威脅屬于違法的威脅,如以揭露隱私等進行要挾。如果以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履行債務(wù)為威脅,就不能認為是違法的威脅。手段合法、目的合法的威脅,是合法的威脅。
其三,被脅迫一方因陷入恐懼而訂立合同。脅迫與合同的成立有因果關(guān)系。當事人因地方政府指令簽訂保證合同的,是一種不正當影響,盡管違背了保證人的意志,但認定為脅迫法理依據(jù)尚不足,因此,不能因此確認保證合同無效。
(五)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
1.乘人之危的含義。乘人之危訂立合同,是指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于危難之機,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與己訂立合同。
2.乘人之危的條件。
其一,一方當事人陷于危難處境,如處于自然災(zāi)害的嚴重危困之中或瀕臨破產(chǎn)的境地,迫切需要救助。“危難”除了指經(jīng)濟上窘迫或具有某種迫切需要以外,也包括個人及其家人生命危險、健康惡化等危難。
其二,行為人利用了對方當事人的危難困境,趁火打劫,提出苛刻條件,對方出于無奈而違背真實意愿與之訂立合同。
其三,乘人之危行為人主觀狀態(tài)為故意。行為人不了解對方危難處境而與之訂立合同,客觀上,一方當事人的危難處境促使了合同成立,對這類合同不能認定為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
其四,乘人之危訂立合同,一般是為了取得過分的利益。這種利益稱之為“不正當利益”。這種不正當利益是在嚴重損害對方利益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所以這一條件也可表述為被乘危難人蒙受重大損失。雖然獲取過分利益為乘人之危行為人訂立合同的目的,但認定乘人之危的合同時,并不以已經(jīng)獲取過分利益為條件。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是可以進行撤銷的,但必須要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而且在撤銷的時候還需要寫明撤銷的理由,這樣法院才會進行受理,所以,案件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流程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一個訴訟案件的公平性。
合同撤銷的法定條件有幾種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情形有哪些?
合同撤銷權(quán)的流程是什么?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房子抵押貸款需要工資流水嗎
2020-12-23建設(shè)工程合同可以適用留置權(quán)嗎
2020-11-09侵權(quán)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yǎng)人
2020-12-26行政訴訟中財產(chǎn)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死刑怎么才能改刑
2021-03-04股權(quán)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內(nèi)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1-21被保全的財產(chǎn)還能質(zhì)押嗎
2021-03-05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wù)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房產(chǎn)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集資房轉(zhuǎn)讓時應(yīng)注意什么
2021-02-18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家庭財產(chǎn)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wù)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