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指的是醫療機構和其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違反了醫療衛生的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因為過失造成患者人身受到損害的事故。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醫療事故中,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就是賠償經濟損失,再輔以對受害人的賠禮道歉。一般發生醫療事故都是先行協商解決,可以是醫患雙方自行協商,也可以是在衛生行政部門的主持下進行的調解。
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一般有締約過失的責任、違約責任和違反后合同義務的責任。
1、締約過失責任。指的是因為當事人在締約的時候犯了錯誤導致合同并沒有成立,因此而讓當事人遭受了損失或者是醫方當事人沒有依照法律法規、醫院規章制度的規定履行,如醫方沒有履行對患方的照顧、保護的職責使得患方人身受到損害,就屬于締約過失責任,雙方的當事人為了締約的契約接觸并且協商,因為締約關系再由一般普通轉換為特殊聯系的關系,雙方之間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信任感。
2、違約責任。指的是雙方的當事人在沒有履行合同上的債務時候根據法律的規定所產生的法律責任。在醫患雙方的合同中如果雙方沒有按照合同上的規定(主要是醫院)履行應盡的義務,又或許沒有及時的搶救病患耽誤了治療的時間,或者是在治療的過程中導致了醫療事故的發生等。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常見的醫療糾紛大部分都是不適當的履行狀態,或者是因為醫生的粗心或者是自己的不負責任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治療的不徹底或者是調劑錯了藥品沒有告知患者正確的吃藥的方法,導致患者服用了劑量過大的藥物而加重了自身的病情,也可能是手術過程中消毒不及時導致病患感染傷口。當然患者自身也不可以不按時服藥或者是妨礙治療的過程。這些都是由于雙方當事人違反醫患雙方的約定或者醫療法規的相關規定,對各自的應履行義務沒有履行或者是不完全履行造成的,這也是醫療糾紛的主要根源。
實踐當中,醫方違約給患者造成了人身傷害,在這個時候醫方還構成侵權,此時醫方行為形成侵權之債。既造成了違約有形成侵權,使違約和侵權竟合。在民法理論中,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竟合時,受害人有權選擇其中一條進行申訴,這樣的選擇對于患者是比較有利的。
3、違反后合同義務的責任。所謂后合同義務,就是隨著合同關系的進展,于合同終止后當事人應當妥善處理的有關合同終止事宜的通知、保密等義務。患者在醫院沒有與醫方發生糾紛,但是患者出院后,因為一方沒有告知患者關于出院后的服藥方法、注意事項等而導致患者受到傷害,或者是醫方在患方出院后對患方的隱私信息沒有做好保密工作或是故意張揚的,對患者隱私造成侵犯了的,因此而發生的醫療事故,醫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四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醫療事故舉證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醫療事故責任鑒定如何劃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乙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07工傷賠償怎么算的
2020-12-18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拍賣的房子有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7養殖場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3-18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拆遷房產證怎么辦理
2020-11-13拆遷前如何申請安置房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