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虛假訴訟罪辯護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湖北XXX律師事務所接受某乙及其親屬的委托,指派我作為其辯護人參加訴訟,辯護人現針對本案發表如下辯護觀點請求法庭予以采納。
一、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某乙涉嫌刑事犯罪不持異議,但認為被告人某乙依法具有如下法定及酌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
(一)被告人某乙構成自首。
1、《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一條第(一)項規定,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司法機關投案。
2、具體到本案,公安機關出具《到案證明》(卷一P4頁)表述:“2018年8月29日辦案民警電話通知某乙到單位說明案情,某乙到達后,通過辦案民警做工作,某乙如實供述了虛假訴訟的犯罪事實。”
3、結合上述法律規定與客觀事實進行分析:其一、公安機關電話通知的時間節點符合《解釋》規定的“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之前”的時間范圍。其次,電話通知屬于口頭傳喚性質,不屬于法律規定的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經傳喚后,自主選擇的余地較大,其可以選擇歸案,也可能拒不到案甚至逃離。其三,經傳喚歸案的犯罪嫌疑人具有歸案的自動性和主動性。在前述具備選擇的空間下,其能主動歸案,就表明其具有歸案的自動性和主動性。其四、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從卷宗材料中可以看出,被告人于第一次訊問中即陳述了自己所知悉的全部案情,且之后的數次供述均穩定可信,并沒有刻意隱瞞案件事實,該如實供述亦得到公安機關《到案證明》認可。因此,被告人某乙符合自首的法定情形。
(二)被告人某乙屬于從犯。
1、《刑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具體到本案,從如下四方面足以確認被告人某乙的從犯屬性:
其一、在主觀犯意上,被告人某乙并非本案的犯意發起人,其主觀惡意相對較小,人身危險性相對較輕。無論從卷宗材料中本案二被告人的供述筆錄,還是庭審情況來分析,被告人某乙均是在同案被告人提出相應想法后,因考慮親戚相互幫襯的需要才挺而走險走上犯罪道路,此一點在案相關筆錄予以證實。
其二、在犯罪動機上,被告人某乙不具備利益驅動的前提條件,同時也不具備犯罪的主觀動機欲望。被告人某乙既不屬于A公司的股東,也不屬于與A公司存在重大權益的利害關系人,更沒有得到同案被告人任何利益承諾,其配合提起虛假訴訟不存在利益驅動,也不具備相應的動機欲望。
其三、在客觀行為上,被告人某乙實施的屬于輔助性配合行為,亦屬于幫助行為,本案犯意提起、案件材料準備均非被告人某乙主動為之,且具體操作亦存在被授意的客觀事實。可以說,本案發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一方面被告人某乙曾經是A公司的工作人員,另一方面A公司曾經借用被告人某乙的個人銀行賬戶作為過渡賬戶辦理過若干轉款業務,因此,就民間借貸案件證據需要具備款項交付證據此一項先決條件來說,被告人某乙自然屬于本案虛假訴訟成立的不二人選。當然,銀行流水作為款項流動的客觀記載并不構成犯罪,也不能形成虛假訴訟的全部案件要素。于是同案被告人的犯意設想、犯意提起,以及之后虛假借條的產生、民事訴狀等一系列的互動行為得以實施。但不可否認的是,被告人某乙在互動中屬于配合、幫助地位,一切按部就班即可,其并不具備主導權,也不可能發揮主觀能動性。
其四、在案件結果上,即最終的執行回款處理上,被告人某乙對案涉款項未產生任何侵吞、截留、占有等獲取非法利益的動機,且將涉案錢款進行了坦然移交。正如前述,被告人某乙在虛假訴訟中并不具備主導權,更缺乏主觀能動性。而難能可貴的是,案件操作成功且陸續收到法院執行回款后,被告人某乙沒有絲毫利欲薰心的雜念,不居功、不貪婪,以近乎誠信的態度將涉案錢款作出了及時移交。
綜合上述四點,辯護人認為被告人某乙的從犯地位應當依法予以認定。
(三)被告人某乙認罪態度良好,當庭自愿認罪,主觀惡性不大,社會危害性小。被告人某乙歸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的全部犯罪行為,積極配合司法機關查明案件事實,且供述穩定,沒有蓄意隱瞞其犯罪事實而避重就輕、推脫罪責。加之今天的庭審自愿認罪,足以反映被告人某乙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錯誤性,知道自己的行為給社會所造成的嚴重危害,有明顯的悔恨、改過之心,懇請法庭在量刑時予以考慮,給予其從輕處罰,促使其改過自新,早日回歸社會。
(四)被告人系初犯、偶犯,沒有不良記錄。被告人年過半百,經歷了大半輩子平凡但是平安的生活,一直安分守己、奉公守法,沒有任何不良記錄,在知天命之年身陷囹圄也是悔不當初,請求法庭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以及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給予其酌情從輕處罰。
(五)被告人某乙確因不具有違法性認識才實施了虛假訴訟的幫助行為,對其從輕處罰符合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虛假訴訟罪屬于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作為普通公民未必即能如法律工作人員隨時了解法律的變化及該罪刑設定的意義。在我國刑法理論中,不知法固然不阻卻犯罪的成立和刑事責任的追究,但是請求法庭考量被告人存在的較小的主觀惡性,在處罰上予以從輕體現,使之真正符合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二、關于針對《起訴書》指控“致使他人一百萬元以上的債權無法實現,情節嚴重”的不同意見。鑒于辯護人辯護地位的獨立性,辯護人最后就本案量刑基準刑的幅度發表幾點簡要意見:
1、針對本案虛假訴訟而導致的執行回款,二被告人并未出現肆意揮霍、惡意損害債權人的行為,該款項亦用于被告人償還其他債務。正如《起訴書》就事實方面的確認:該款轉賬于某乙賬戶后,某乙分8次共支付給甲某現金251萬元,幫甲某歸還丙某借款10萬元。而另據同案被告人甲某供述筆錄記錄(卷一P23頁),“問:這些錢你用在什么地方?答:有丙某,丁某,戊某等,他們大部分給我出的有還款手續,我都記的有賬。”該陳述如能證實屬實,則恰好印證被告人并未肆意揮霍、惡意損害債權人權益。反之,則按照刑事訴訟“證據確實、充分”的要求,也不能在事實不清的情況下,依據推定來確認被告人存在惡意損害債權人權益的行為。
2、從各債權人的法律地位而言,各債權人地位當屬平等,王某的債權并不享有優先性。根據民法理論,債權優先受償的原因分為多種,但該多種法定情形的規定并不符合本案債權人王某的債權情形。而據被告人甲某供述,A公司外欠債務并非王某一起。那么,按照法律規定,從平等的債權受到法律平等保護的規定而言,將本案執行回款用于清償其他債務并不被法律所禁止。
3、本罪法益保護并非針對特定的主體,而是不特定的主體,基于前述兩點理由,辯護人認為指控致使他人一百萬元以上債權無法實現,有單一保護王某個體權利之嫌,該指控明顯欠妥。再進一步說,《起訴書》以此來確定本案情節嚴重應當無法成立,也與罪責刑相適應的刑法基本原則相悖。
綜上,懇請法院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以及治病救人的方針,結合被告人悔罪誠意等因素考慮,給予被告人從輕處罰。
辯護人:XXX
2019年1月8日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之一?【虛假訴訟罪】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律師為虛假訴訟罪的被告人辯護時,如果對指控沒有異議的,可以從被告人是否有自首表示,在犯罪中起的作用等方面進行辯護。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單方口供算證據嗎
2021-02-19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重婚案件受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訴嗎
2021-03-11掛名法人報酬多少錢
2021-03-01如何申請商標
2020-11-23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把車抵押給個人借款有利息嗎
2020-12-22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