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規定,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由此可見,債務人失蹤這一法律事實并不必然引起債權債務關系的消亡,債務人所欠債務可以由他的財產代管人從其財產中給予償還。當然,債權人必須在經過法定的程序之后,才能實現債權主張。首先,要以利害關系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法院依法宣告下落不明已超過2年的債務人為失蹤人。然后,通過法院查明梁某的財產,并確定財產代管人。最后,經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由代管人從失蹤人(債務人)的財產中支付還款。
遇上“欠債不還”的情況怎么辦?
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民事訴訟的普通訴訟時效為2年。因此,持書面借據并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人如到期不還,債權人必須在2年內向債務人要求歸還,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保護。但只要債權人不斷主張權利,就不斷增加時效,法律立法本意是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借條上未約定還款期限的,根據《合同法》61條規定,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借款、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可以補充協議以明確還款期限。也可以根據《合同法》第206條關于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內返還的規定,有權要求債務人隨時返還全部借款。訴訟時效自首次要求還款之日起算計。超過2年后,如債權人起訴,可依據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的精神處理。
知識鏈接:所有的借貸行為都會受到法律保護嗎?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以下情況的借貸行為不受法律保護:(1)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屬于無效,如果是由出借人的行為造成的,只返還本金;如果無效是由借款人的行為引起,除返還本金外,還應返還利息。(2)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屬于違法的借貸行為,不受法律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一方有過錯怎么分財產
2021-02-02區片綜合地價多久調整一次
2020-12-15上市公司是什么
2021-02-28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