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泄露公民個人信息行政處罰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九條:“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二、非法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怎么認定
(一)公民個人信息
公民個人信息指反映公民個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會生活經歷及家庭、財務狀況,也包括公民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取得、采用的個人識別代碼。具有以下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實名注冊的手機號碼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則應該: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三、怎樣保護個人信息
1)盡可能隱藏自己的真實信息。例如所用用戶名、密碼等盡可能跟自己個人沒有關系,讓他人不易猜到。
2)各處密碼盡可能各不相同,防止受撞庫所害。要做到這點有難度,專家建議的做法是設定一套統一規則,然后在各網站稍加區分。
3)永遠不要點擊不可信的網址鏈接。很多短信詐騙都是因為機主點擊網址后手機中毒所致。
4)不要掃描無法確認安全性的二維碼。二維碼相當于圖形版的網址鏈接,近來,通過二維碼傳播的病毒呈加速上升趨勢。
5)公共場所,不可信的免費Wi-Fi千萬別聯。不法分子會在公共場所搭建不設密碼的Wi-Fi,手機用戶一旦連上,信息和資料就可能被盜取。
6)不要通過不可信的渠道下載手機應用。別覺得安裝個軟件而已,有問題卸載就好。一旦裝上惡意程序,你的錢和個人信息可能馬上就沒了。
7)關注網絡安全相關新聞,看到有網站發生信息泄露,及時修改自己的密碼;看到他人受騙的遭遇,避免自己上同樣的當。
8)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告訴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你也許不會受電話里的騙子欺騙,但父母可能會,拿著你手機玩耍的小孩子會。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事故后第三方不肯賠償怎么辦
2021-01-17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弱體
2021-03-13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3-25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