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強制執行時當事人有什么權利
救濟。
對于行政機關強制執行,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救濟:
1、通過國家賠償獲得救濟
這是國外行政強制執行救濟制度的普遍經驗。國家賠償救濟方式因具有超越各國司法體制之間差異以及對行政權價值偏好等方面功能,而為各國行政強制執行理論與實務所采納。而從我國現行的國家賠償法范圍來看,國家對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強制執行權過程中采取諸如暴力、非法剝奪人身自由等侵害相對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情形,應當給予賠償。如《行政強制法》第6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依法給予賠償。”
2、通過向執行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提出執行異議的方式獲得救濟
理論上,由于行政強制執行屬事實行為,因而被排斥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之外,確立提出執行異議制度可以避免在行為性質上的糾纏不休。提起執行異議的條件是,被執行人認為行政主體實施行政強制執行過程中侵犯其人身權或財產權。執行機關不予受理的,可向該執行機關的上級機關再次提出異議。
根據《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五條至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程序一般包括4個步驟:
1.催告程序(《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五條)
催告,是指當事人不履行其義務時,行政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向其發出通知,告知并催促其自覺履行,并告知其不自覺履行將產生的不利后果。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催告書應載明4項內容:①履行義務的期限;②履行義務的方式;③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有明確的金額和給付方式;④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
催告的目的在于督促當事人自覺履行義務,并在行政強制執行決定作出前給予當事人一次自覺履行的機會,以彰顯《行政強制法》對當事人主動性的尊重。
并不是所有強制執行都要經過催告,根據《行政強制法》的規定,無須催告的例外包括兩種情形:
第一,行政機關依法作出金錢給付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標準應當告知當事人。
第二,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場所的遺灑物、障礙物或者污染物,當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機關可以決定立即實施代履行;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事后立即通知當事人,并依法作出處理。
2.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行政強制法》第三十六條)
正當程序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對任何人作出行政決定之前,尤其是對其作出不利的行政決定之前,要聽取其陳述和申辯。在行政強制執行決定作出前,賦予當事人陳述權和申辯權,既為當事人提供了一次在行政執行程序中的救濟機會,也為行政機關提供了發現并更正行政決定中可能存在的錯誤和瑕疵的機會,有利于防止行政機關單方面作出對當事人不利的決定,以充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在行政強制執行時,最好能夠多問問律師具體的情況,律霸網上有許多專業人才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前車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車碾壓如何定罪
2021-03-10留置權與抵銷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11行政機關違法對違建強拆有賠償責任嗎
2020-12-22支票背書填寫樣本內容有什么
2021-03-26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