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的司法解釋以及成立條件
不安抗辯權是民法中抗辯權的一種。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是指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后履行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可暫時中止履行的權利。
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不安抗辯權的成立條件
(一)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不安抗辯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存在對價關系。
(二)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所謂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包括: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謊稱有履行能力的欺詐行為;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
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須發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如果在訂立合同時即已經存在,先給付義務人若明知此情而仍然締約,法律則無必要對其進行特別保護;若不知此情,則可以通過合同無效等制度解決。
(三)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四)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五)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六)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七)合同法68條之規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合同法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
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安抗辯權的司法解釋,并且小編也在上文中為大家帶來了不安抗辯權成立的條件,我們可以發現不安抗辯權成立的條件有七點,分別是: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等。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戶提前退租怎么處理
2020-11-09單位集資房的車庫算配套設施嗎
2021-02-12老板不出工傷認定證明也沒買社保怎么辦
2020-12-06配音屬于表演者權嗎
2020-11-19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主動退賠可以減刑嗎
2021-03-01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影響我國農村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都有什么因素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