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罪是什么意思,污蔑誹謗罪怎么量刑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這里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訴或不能告訴,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
誹謗罪的認定
1、本罪與治安違法行為、民事侵權行為的界限
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而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必須局限于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
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
2、本罪與誣告陷害罪的界限
二者都是針對特定對象,采用捏造事實的手段實施的。不同之處在于:
(1)所捏造的事實內容不同。誣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實,誹謗罪捏造的是足以損害他人人格、名譽的事實。
(2)行為方式不同。誣告陷害是向政府機關和有關部門告發,誹謗則是當眾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3)主觀方面不同。誣告陷害的意圖是使他人受刑事處分,誹謗則是意圖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
在閱讀了文章之后,大家對毀謗罪的定義應該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毀謗他人的行為不值得提倡,且有可能構成犯罪,所以大家不要隨心所欲的談論別人的事情。如果你對毀謗罪還有不理解的地方,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共同過失犯罪是否屬于刑法中規定的共同犯罪如何處罰
2021-02-08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依法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31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