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上泄露他人隱私犯法嗎(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隱私是個人不愿向社會公開的內容,對于他人的隱私,我們應當尊重。隱私必須具有合法性、秘密性,他人可以放棄自己的隱私,但是我們不得侵犯別人的隱私。民法典人格權編不僅完善了對隱私的定義,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規定: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地址、行蹤信息等均屬于個人信息的范圍。我國刑法是沒有個人隱私罪這一罪名,而與個人隱私相關的罪名是個人信息罪,個人信息包含個人的隱私。
《民法典》第1032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第六項的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可分為以下十類:
(一)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三)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四)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五)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六)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七)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八)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九)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十)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二、侵犯個人隱私權賠償考慮哪些因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確定要考慮以下因素: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規定,當對隱私權人產生嚴重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成應當承擔上述法律責任外,還將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網上泄露他人隱私犯法嗎”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網上泄露他人隱私構成犯法。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非法雇傭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0-12-04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保險法定受益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07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