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聚餐免責有用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我國《侵權責任法》對于民事行為中的免責事由一般由法律規定,侵權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法定事由包括如下情況:受害人過錯或重大過失、受害人故意、第三人的過錯、不可抗力、正當防衛。在一般情況下飲酒人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受害人,應當認知和預見到自己過量飲酒的潛在危險和嚴重后果,自身具有重大過失,應對其傷亡的后果負主要責任。在受害人存在過錯或重大過失情況下僅是減輕侵權人的法律責任,而不能直接導致侵權人免責。
所以即使在酒會上簽訂了“免責書”亦屬于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果存在強迫性的勸酒、明知對方不能喝酒而勸其喝酒、未將醉酒者安全送達或者酒后駕車未勸阻等,均應當認定侵權行為人存在一定的主觀過失,應當對受害人的人身損害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共同飲酒后出事要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在與親朋好友的共同飲酒中,非強制禮節性勸飲是傳統民風民俗,如果飲酒出事,飲酒人要自行承擔過度飲酒造成的損害后果。如果親朋好友在共同飲酒過程中存在以下情節,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是強迫性勸酒,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喝酒,或者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第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是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第四是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喝酒聚餐免責是否有用?喝酒聚餐的時候人們要能夠把握好度,只要少喝酒就不會出現問題,別人不想要喝酒就不能夠一味的勸酒。關于喝酒聚餐免責的內容或是喝酒聚餐后出了事故同桌是否要承擔責任等,應該來律霸網上做個咨詢問問專業法律人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補償索賠技巧和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3江蘇省泰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0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律師可以不收代理費嗎
2020-12-16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社會團體能否強行變更法人
2020-12-11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