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停止侵害的法律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第二十一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二、侵害專利權的條件
所謂侵害專利權的行為,根據我國專利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是指在專利權有效期內,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可見,侵害專利權的行為應滿足以下條件:
1.侵害對象是有效專利
專利權作為一種依法取得的獨占實施權,只在特定時間、特定地域內受法律保護。專利權期限界滿的技術或者雖然期限未到,但專利權人拒交專利費而放棄的專利技術,都不受法律保護。獲得中國專利的技術,被他人拿到外國去實施,也不會構成侵權。
2.侵害行為的目的是營利
出于個人愛好或研究需要使用有關專利的行為,不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不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法做出這種規定的原因在于,不以營利為目的地使用專利,不可能與專利權人形成市場上的競爭,不會對專利權人的經濟利益造成影響。發明創造人申請專利權的著眼點在于專利技術的物質回報,個人使用并不是為了工業目的,無損于專利權人經濟收入,自然無需承擔專利侵權責任。
3.實施了違反法律的侵害行為
專利法一方面明確規定了權利人的權利內容和范圍,另一方面,又以列舉的方式明確規定了侵害專利行為的樣態、種類。實踐中侵害行為既有直接侵權行為,也有間接侵權行為。
專利權是一種排他性的權利。沒有經過專利權人的許可,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實施專利。但為了維護公眾的利益和防止專利權人濫用專利權,各國專利法都規定了一些不視為侵權行為的例外。
凡是行為人實施了侵害行為,又不屬于侵權例外的,無論行為人是否是主觀故意,是否給權利人造成了實際損害,一律要承擔停止侵害的民事責任。這種責任形式在專利侵權制度中的作用和意義相比于賠償損失等,絕不可同日而語。傳統的侵權責任理論認為侵權責任就是損害賠償,但在權利客體為無形物的知識產權領域中,這種觀念必須改變。被侵權人到司法機關起訴侵權人,決不僅僅要求損害賠償。他們會首先要求司法機關認定自己是權利所有人,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活動。世貿組織協議的執法部分,對損失補償的具體規定并不多,卻用了大量條款對停止侵權生產、停止侵權銷售等,作了具體的規定。它要求各成員著眼的侵權責任重點也就不言而喻了。
上述就是小編對“停止侵害的法律規定”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權行為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行為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