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及《律師法》的規定,山東華正義律師事務所接受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被告馬xx的委托,并指派我作為其一審訴訟代理人,現經過法庭調查,特依據事實與法律發表如下幾點代理意見:
本案原告趙xx所訴稱與被告馬xx之間存在著雇傭關系的理由不能成立。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雇傭關系是指雇主與雇工雙方約定,在一定的時間內,雇工向雇主提供勞務,雇主向雇工支付報酬的勞動服務關系。雇傭關系的法律特點在于:雇工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要受到雇主的監督、管理、領導、批示等,完全以雇主的名義進行工作,存在這人身隸屬依附關系,其以勞務本身為標的,但不對勞務產生的結果負責。但是,本案中,原告所處的地位顯然不符合雇用關系的法定條件。
首先,原告沒有依據《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提供證實自己是雇工的充足證據。其提供的2006年8月7日與被告所簽訂《協議書》中“乙方在承包空調安裝過程中”的表述,所證實的雙方關系的性質,明顯不屬于雇傭關系,而原告卻堅持認為“承包”就是“雇傭”,這顯然是對法律術語毫無道理的任意解釋,而根據本案原、被告雙方之間的工作特點,該“承包”的法理解釋只能是承攬關系這一種解釋結果。
其次,原告采用推測的方式來進行所謂的推定舉證,也不符合事實與法律規定。原告將其提供的2006年8月7日與被告所簽訂《協議書》中有關被告人道主義補償的協議第一項內容,推測解釋為被告存在著賠償責任,繼而推定原告與被告存在著雇傭關系,而事實上,其這一推定解釋本身就不存在原告所認為的賠償責任前提,該《協議書》的內容根本就沒有被告存在賠償責任或賠償義務前提的意思表示內容。
再次,原告在庭審中對雇傭關系法律特征方面的證據,如雇傭合同、工資發放單據及存在人身隸屬依附、管理關系等方面的必要證據,均不能依法提供出示。
因此,本案原告對其所主張的雇傭關系方面,事實上是沒有提供任何證據加以舉證證明,而被告一直認為自己與原告之間僅存在著承攬關系。原告所訴稱的受被告雇用安裝空調的說法是歪曲事實,缺乏事實依據而不能成立的。因此,原告應該承擔舉證不能的敗訴責任。
二、本案原被告之間空調安裝活動關系的性質應依法屬于加工承攬關系。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251條的規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理、修復、測試、檢驗等工作。”承攬合同法律關系的特征為:承攬人與定作人是一種平等的合同關系,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承攬人只按照約定單獨進行工作,完成工作后,將成果交付給定作人,其以勞務的物化成果為標的,承攬人獨立承擔從事承攬事務中的風險責任。本案被告與原告之間所存在的法律關系明顯符合承攬合同關系的法律規定。
首先,根據被告提供的2006年8月7日與原告所簽訂《協議書》中“乙方在承包空調安裝過程中”的表述,以及代為書寫該份《協議書》的證人吳*森的出庭證言,足以證實,該表述中的“承包”的正確唯一法律解釋是指“承攬”,雙方之間存在的法律關系為承攬合同法律關系,被告不是原告的雇主,原告也不是被告的雇工。
其次,原告提供的證人劉*先出庭所作的證言,也完全證實原告與其一樣的承攬工作性質,而不屬于雇傭性質。其證實,是與原告在一起給被告提供承攬安裝活動時,原告未系安全帶作業致使自己墜樓受傷的,且能證實原告受傷系原告自己的完全責任,作為承攬人的原告在作業時發生意外與被告無關。
再次,原告提供證人李*國出庭所作的證言,足以證實空調安裝行業自始至今就普遍存在著承攬安裝活動,這是普遍的商業慣例,被告自2003年開空調專賣店以來,也一直是采取的這種對外定作安裝的模式來進行空調售后服務。
因此,被告所提供的證據足以證實,原被告之間存在著十分清楚的空調安裝承攬關系。
三、被告對原告的身體損害后果不負有任何的法律責任,被告沒有義務對原告進行賠償。
本案原告作為承攬人依約定和法律規定應對自己的承攬活動負有完全的法律責任,其在施工中自己負有重大過失,而致自己墜樓受傷,被告并不對此負有任何約定的或法定的責任。且被告對原告的承攬安裝活動也不存在任何現場監督與管理指示上的不當行為,被告對此不存在作為定作人一方的過失行為及責任。
現在原告所主要的賠償要求,不僅被告不應該承擔任何責任,而且,在2006年8月7日,被告在出于人道主義的前提下,已經與原告達成了一份額外補償協議,并對原告作了將近3萬元的相應額外補償,這理應不關乎被告的責任,而原告根本就沒有任何理由來主張所謂的賠償權利。
四、本案原告的訴訟請求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
根據原告陳述,其受傷的時間是在2004年的7月5日,受傷后隨被送往沂水中心醫院治療,并動了手術,這說明,原告在受傷當時的傷情是很明顯的,經過醫院的檢查后其傷情在當時就已經確診;而且,原告所提供的2004年的7月份沂水中心醫院《住院病例》也清楚地載明了“大小便失禁”等情況,且原告已作了手術,這表明其對手術方案是認可的,對手術后遺癥已有充分認識,這說明其所謂的“大小便失禁”等傷情后果在當時也是確診且明顯的,而且是充分清楚知道的。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解釋第168條的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計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及民法通則136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為1年。本案原告所訴稱的訴訟請求應從2004年7月起算,而原告直到2007年12月方始起訴主張權利,其訴訟請求早已經超過了上述1年的訴訟時效,應予駁回。
原告在庭審中所提供的證人不僅與原告存在親屬利害關系,而且所作的證言也模糊不清,地點、人物、對象、次數、具體時間、交通工具等自相矛盾,根本不能證實原告向被告主張過賠償權利;所提供的原告村委會的《單位證明》根本就不是事實,而且村委會壓根就不存在這樣的證明權利,其來源程序也不符合《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也沒有法定代表人的簽章,這依法不能夠作為證據來適用;所提供的通話清單,假設存在通話事實,也看不出通話的內容,這根本不能說明原告向被告主張過賠償權利。因此,原告所主張的訴訟時效中斷的理由依法不能成立,原告在事實上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其訴訟請求應依法予以駁回。
3、原告所認為的其現在的傷情屬“繼發性”傷情的觀點,缺乏醫學依據,原告自己訴稱“我在住院治療期間性功能障礙、大小便失禁及下肢截癱并未完全出現”,結合原告所提供的2004年的7月份沂水中心醫院《住院病例》也清楚地載明了“大小便失禁”等情況,且原告已作了手術。這說明,原告對自己的這一后遺癥在術后當時就有著明顯的確診認識知悉。而不存在所謂的繼發性傷情。
綜上所述,本代理人認為,本案原告所主張的雇傭關系是不存在的,本案原被告之間的空調安裝活動關系的性質應依法屬于加工承攬關系,且被告對此不存在作為定作人一方的過失行為及責任。原告所主張的傷殘賠償與被告之間不存在任何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因果關系,自始至終,被告對原告的身體損害后果便不負有任何的法律責任,被告沒有義務對原告進行賠償,對此承擔責任的主體只能是原告自己本人,且原告的訴訟請求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
因此,本代理人認為,應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以維護被告的合法權利和法律的公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林地承包多少錢一畝
2020-11-09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江門蓬江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08揚州市區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細則
2021-03-10拆遷對低保戶的補償有什么規定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