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證據的審查
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提交身份證、戶口簿、出生證明等身份證明資料。注意核實上述證明的真實性及準確性(即姓名、出生年月日等基本情況要準確)。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工商登記檔案、社團資格登記證等登記資料。注意審查名稱的準確性及其行為能力(即是否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3、當事人在訴爭的法律事實發生后名稱或其他事項有變更的(一般指法人,尤其要注意法人、其他組織的合并、分立、改制及住所地的變更),應當提交變更登記的資料。
4、當事人為受害死者家屬的,應提交死者繼承人的順序證明以及本順序全部繼承人基本情況的證明(注意審查是否存在前一順序繼承人及同一順序繼承人是否有遺漏)。
(二)受害主體的確定
1、受害主體喪失或部分喪失行為能力的(應提交喪失或部分喪失行為能力的證明,如精神狀況證明、傷殘證明等)。其個人為訴訟主體,其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
2、受害主體死亡的。以其合法的繼承人(注意繼承順序的審查)為訴訟主體,參加訴訟,主張權利;繼承人明確放棄繼承權利的,可不參加訴訟;繼承人未明確放棄繼承權利,又不參加訴訟的(應明示),應追加其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
(三)侵害主體的確定
1、一般情況下以直接實施侵害行為的人為被告;侵害人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明確監護人時,其全部監護人為法定代理人;監護人不明確的,追加順序在前的全部法定監護人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2、共同侵權人應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賠償權利人只起訴部分侵權人的,應追加其他侵權人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此種放棄應明示),應告知其法律后果,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
3、法人的分支機構作為侵害主體的,僅起訴法人單位的,列法人單位為被告;僅起訴分支機構的,應追加其上級法人單位為共同被告。
4、雇傭活動中致人傷害主體的確定。致雇傭關系之外的人受損害的,以雇主為被告,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同時列雇員為被告;是否從事雇傭活動不明確的,同時列侵害人為被告;雇傭關系中雇員受損害的,列雇主為被告。
5、受益人主體的確定。對相關財產有所有權的人或者有管理權的人,為受益人。
6、職務活動中致害主體的確定。以侵害人從業單位或所服務的人員為被告。
二、當事人應當提交的證據及舉證責任分配
(一)證明損害事實發生的證據
1、證明受害人身體、健康、生命受到損害的,應當由賠償權利人提交與本傷害有關的病歷、診斷證明、圖片資料、死亡證明等證據。
2、證明對方當事人實施加害行為的,應由賠償權利人提交事發經過的證明材料,如公安機關的出警記錄、調查詢問筆錄、調解終結書,目擊證人的證人證言,現場視聽資料等。
3、證明侵害行為與損害結果沒有因果關系的,由賠償義務人提交其行為與受害人的損害結果沒有聯系的證據,如能夠證明受害人自殘、損害行為來自第三方、損害行為不能必然導致損害后果、侵害行為不具有違法性的證據等。
(二)幾類常見特殊案件的舉證要點及舉證分配
1、社會服務業的安全保障義務問題。權利人在接受社會服務行業的服務時,對其是否受到傷害、傷害后果及是否在接受服務時受到傷害承擔舉證責任;提供服務方(侵害人)對其在提供服務中,是否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2、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受傷害的賠償問題。賠償權利人對其傷害事實、傷害后果及受傷害的時間、地點承擔舉證責任,教育機構對其是否盡到教育、管理、保護義務及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3、涉及雇傭關系的人身損害賠償問題。受害人對傷害事實、傷害后果、其與雇主存在的雇傭關系及其是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受傷害承擔舉證責任;雇主對受害人的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4、義務幫工受傷害的賠償問題。幫工人對其受傷害事實、傷害后果及與被幫工人之間的關系承擔舉證責任;被幫工人對其是否拒絕幫工及是否受益承擔舉證責任。
5、為保護公益或他人利益受傷害的賠償問題。受害人對其傷害事實、傷害后果、受傷害原因及受益人受益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6、共同侵權致人傷害的賠償問題。受害人對傷害事實、傷害后果承擔舉證責任;共同侵權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7、醫療事件中的致人傷害賠償問題。受害人對其受害事實、傷害后果及在致害的醫療機構、處所就診承擔舉證責任;醫療機構對其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及是否存在醫療過錯、過失承擔舉證責任。
三、案件的主要爭議焦點
通常情況下,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主要爭議焦點為:
1、受害人的人身是否受到損害及損害程度;
2、侵害人實施了那些侵害行為;
3、受害人所受損害與侵害人的行為有無因果關系;
4、受害人有無過錯及過錯程度;
5、原告要求賠償的數額是否有依據。
四、法律關系的性質和效力認定
(一)一般人身損害賠償問題
受害人與侵害人之間屬于侵權法律關系,如侵權事實、損害后果存在,侵權人應對其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幾類特殊人身損害賠償問題
1、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與受害人之間形成侵權關系,由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未成年人致人損害的,由其監護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3、醫護人員在工作期間致人損害,醫療機構與受害人之間形成侵權關系,由醫療機構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4、因觸電事故受損害的,該電力設施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與受害人之間形成侵權法律關系,由該電力設施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五、案件相關事實的認定
此類案件的事實應主要把握以下幾點:
1、侵權行為發生過程,包括侵權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過程、結果。一般以雙方當事人認可的事實為準,當事人對發生侵權行為的過程有爭議的,根據相關執法部門認定或記載的事實經過的證據進行審查、確認(如法院的裁判文書,公安機關的調查筆錄、詢問筆錄,責任認定書、調解終結書等)。對證人證言要嚴格審查,從嚴掌握。
2、受害人人身受到損害的情況及損害程度,主要根據病歷、鑒定結論、評殘證明等證據予以認定。
3、受害人因人身損害所產生的損失,主要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事實的認定。
六、對有關責任的認定
對當事人責任的認定主要應根據侵權行為發生的起因、過程、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予以認定。一般可將當事人的行為分為:(1)無過錯;(2)輕微過錯;(3)一般過錯;(4)重大過錯;(5)全部過錯。
1、完全責任的認定。損害后果的發生,完全是由侵害人的原因導致的,受害人無過錯的,由侵害人對損害后果承擔100%的賠償責任。受害人有一般過錯,侵害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錯的,侵害人承擔全部責任。
2、主次責任的承擔。受害人有輕微過錯,侵害人有一般過錯的,侵害人承擔70%-80%的責任;侵害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錯的,承擔全部責任。受害人有一般過錯,侵害人有輕微過錯的,侵害人承擔30%-40%的責任。侵害人有重大過錯的,承擔全部責任。受害人有明顯的重大過錯的,侵害人有輕微過錯的,侵害人承擔10%-20%的責任;侵害人有一般過錯的,侵害人承擔30%-40%的責任。
3、同等責任的承擔。雙方過錯程度對等,各承擔50%的責任。雙方都有過錯,難以區分過錯程度的,各承擔50%的責任。
4、關于輕微過錯、一般過錯及重大過錯的認定。在認定當事人過錯程度時一定要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公平確認。
侵害人因為注意不夠,有輕微的過失或者有微小瑕疵,可認定其有輕微過錯;其有明顯過失或者有明顯瑕疵,可認定其有一般過錯;其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重大瑕疵,或有違法違規的行為或者現象,可認定其有重大過錯。
受害人在行為時注意防范不夠的,可認定其有輕微過錯;如果其行為有明顯過錯,其行為或者做法超出了一般正常人應當注意或者應當做到的程度,從而使自己遭受到損害或者造成損害結果的擴大,可認定其有一般過錯;如果其行為或者做法極不合乎常理或者有明顯違法違規行為,可認定為有明顯重大過錯。
七、實體處理的一般原則和尺度把握
(關于醫患糾紛,認定為醫療事故的案件,賠償標準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至五十二條的規定)
醫療費。醫療費包括已經支付的治療費、醫療費和將來的醫療費等。根據當事人提交的診斷證明、處方和醫療費、住院費等單據,結合病歷確定醫療費的數額,據實計算。對當事人主張的尚未發生的醫療費用(后續治療費、康復費、整容費等)要嚴格審查,慎重判處,也可告知當事人在相關費用實際發生后再另行主張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不是主犯怎么判
2020-11-11土地稅如何征收
2020-11-19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不動產抵押未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1-01-14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